近日,2020年全球民航機場客運吞吐量排名榜單出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以下簡稱“西安機場”)以3108萬次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1名,與2019年的排名相比上升了29個位次。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讓人好奇,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西安機場為何能夠逆勢而上?

  疫情重塑全球民航機場格局,西安機場成為“逆勢黑馬”

  2020年,由于受疫情的強烈影響,全球航空公司紛紛大幅削減運力,近日新出爐的2020年全球民航機場客運吞吐量排名榜單較2019年排名出現了明顯變動。西安機場以3108萬次吞吐量位居全世界第11名,與第十名的上海虹橋機場僅有8.6萬人次的微弱差距。

  在我國國內,疫情沖擊各地航空運輸業(yè),2020年國內機場格局與客流量排名座次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但西安機場表現亮眼。

  資料來源:民航資源網

  截至2020年底,西安機場旅客吞吐量再次入圍全球機場四十強,位列全國第八;貨郵吞吐量達37.63萬噸,增速位居十大機場全國第一,排名實現連年進位。即便有疫情沖擊,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年新開及加密7條全貨運航線,新開通達卡、阿拉木圖、法蘭克福等國際貨運航點和臨時包機160余班,相繼超越南京、天津、廈門,目前已躋身全國十強;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35條,通達全球11個國家、30個主要樞紐城市,推進“空中絲綢之路”貨運航線網絡越織越密。

  數據來源:飛常準

  同時,在我國2020年千萬級機場中,北京大興、武漢天河、西安咸陽的放行正常率最高,分別為91.34%、88.78 %、87.27%。

  數據來源:飛常準

  西安機場讓國際合作與交流由“走”到“飛”,構建起了融入世界開放發(fā)展的航空大通道。同時,國內貨運航線也編織成網,初步形成“北上南下、東進西出、通達世界”的航線網絡布局,實現西北五省樞紐聯通。最終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大考下,西安機場航空運輸在國內取得了亮眼成績,在全球成為了一匹“逆勢黑馬”。

  全球排名11,西安機場為何如此優(yōu)秀?

  近日,一則“西安機場擴建秒變考古現場”的新聞沖上熱搜,這讓西安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再次贏得全球的關注,也讓西安機場從“西北第一”變?yōu)榱恕笆澜缥ㄒ弧薄?/p>

  總投資達476億的西安機場三期工程是陜西民航發(fā)展史上規(guī)模最大,也是西北地區(qū)最大的民航工程。而機場的改擴建,讓“世界級陵墓文物帶”浮出水面。根據陜西省文物局官微顯示:“建設工程范圍內,勘探共發(fā)現各類古代文化遺跡4600余處;其中,包括各時期古墓葬3500余座”。

  那么,在遭受疫情沖擊的2020年,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在文物帶修建的最大機場,西安機場的運輸能力為何如此優(yōu)秀?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鳥瞰圖

  在我國構建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進程中,陜西省著力打造和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發(fā)展外向型經濟。眾所周知,對于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省份來說,航空是最佳捷徑。為實現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在國家戰(zhàn)略指導下,陜西省政府和中國民航局于2020年4月聯合印發(fā)《西安國際航空樞紐戰(zhàn)略規(guī)劃》,提出到本世紀中葉,要將西安機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國際航空樞紐,實現年旅客吞吐量1.3—1.5億人次,年貨郵吞吐量300萬噸,成為西部融入全球運輸網絡核心平臺的重要支撐。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空圈(資料圖)

  借國家戰(zhàn)略和政策支持的“東風”,西安機場以其“承接東西,聯結南北”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獲得了更加廣闊的“朋友圈”,已成為中國國內干線重要的航空港和國際定期航班機場。

  以西安機場為始發(fā)圓點,1小時航程可覆蓋成都、重慶、武漢、鄭州、蘭州、西寧、銀川等中西部主要城市,2小時航程可覆蓋全國70%的領土和85%的經濟資源,3小時航程能夠覆蓋國內所有省會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城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西安機場成為航空公司航線網絡布局中建立輪輻式航線網絡的最佳位置及航班中轉、對接的重要接點。

  國家級“招牌”賦能,西安機場如何帶飛陜西經濟?

  在追求高質量發(fā)展的“速度經濟”時代,交通是關鍵因素之一。秦知道了解到,研究表明,航空客流每增加100萬人次,可拉動地方經濟效益總和18.1億元。

  在現代化的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城市的機場”已逐漸變成“機場的城市”,機場已從單一的交通運輸設施演變?yōu)榫邆鋸姶笥绊戄椛淞Φ某鞘薪洕C合體,西安機場也為陜西提供了“通向世界的登機口”。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夜景鳥瞰圖

  在推進我國內陸型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戰(zhàn)略布局下,西安空港新城功能區(qū)依托西安機場,著力建設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和陜西發(fā)展臨空經濟的重要承載區(qū)。近年來,空港新城功能區(qū)吸引了大批企業(yè)落戶于此。統(tǒng)計顯示,2020年全年空港新城功能區(qū)新增市場主體2005家,新增注冊企業(yè)432家,新增外資企業(yè)2家,形成了良好的臨空經濟產業(yè)鏈條。空港新城功能區(qū)逐漸成為陜西省的物流集散地和紅利搶灘區(qū),將吸引國內外資本聚集,帶動城市“金廊”發(fā)展軸不斷位移。

  三期擴建工程讓西安機場“如虎添翼”。 三期工程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59.5萬架次的目標進行設計。完工后,西安機場將成為擁有4條跑道、4座航站樓,成為集公路、地鐵、高鐵、城際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超級交通樞紐。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機場擴建+產業(yè)虹吸”效應為陜西省帶來了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推動陜西省加速成為配置全球優(yōu)質資源的運籌中心,帶領陜西省經濟展翅起飛。

  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2020年,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西安機場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1年,新機遇已經到來。立足“十四五”,西安機場將高標準建設航空口岸,擔負起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有力支撐“國際運輸走廊”與“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重任,開啟一場全新的歷史征途。(文/李炘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