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趙蕾)把制度建設作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載體,建立了以 17項制度為核心的反腐倡廉“制度群”,有效解決了一批社會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昨日,“反腐倡廉藍皮書”——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陜西篇 通過省紀委秦風網公開,全面盤點我省反腐倡廉工作。

  報告提出,近年來,陜西省紀檢監(jiān) 察機關在工作決策、工作部署、工作方式、工作評價上,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針對基層部門、窗口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吃拿卡要等損害群眾利 益的不正之風,在全國率先制定了《損害群眾利益行為行政責任追究辦法》,同時,嚴肅查處了省安監(jiān)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楊達才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省交 通廳原副巡視員杜必棟受賄案,榆林能源集團公司原董事長王榮澤受賄案等一批案件。

  在 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方面,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侵占惠民補貼、扶貧救災資金,以及教育醫(yī)療、違規(guī)征地拆遷等方面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共查處惠農補貼違規(guī)資 金2.4億元,排查出違規(guī)借貸公職人員3139人,查處違法違規(guī)征地案件93起,嚴肅查處了周至縣116名公職人員騙取低保金等一批問題。

  在清理調整各類議事協調機構方面,省紀委將牽頭的議事協調機構由69個精簡為10個,新增兩個案件檢查室,辦案人數增加50%以上,通過制定下發(fā)會議管理、財務管理、公務接待等多項制度,使會議總量壓縮了30%,會期縮短近一半,文件數量下降25%。

  在有效防止村和社區(qū)干部腐敗問題發(fā)生方面,推行村民、居民監(jiān)督委員會制度,彌補現行村民自治組織和城鎮(zhèn)社區(qū)缺乏有效監(jiān)督的體制缺陷、僅2013年監(jiān)督村級重大事項5萬多項,糾正不合理事務1.6萬件,2014年上半年糾正不合理事務9000余件次。

  同 時,圍繞防范重點領域腐敗推進制度建設,推行電子化政府采購和向重大建設項目派出監(jiān)督檢查組制度,2013年全省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完成采購項目 12645項,解決政府采購中以權謀私、暗箱操作等問題,共節(jié)約資金7600多萬元。2013年,通過向3923個重大建設項目派出監(jiān)督檢查組,共發(fā)現糾 正問題86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