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黃公路未全線貫通之前,三秦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曾在3月底4月初進行了全線體驗式采訪。這絕不僅僅是一條路,管理、施工人員,戰(zhàn)酷暑,斗嚴寒,放棄休息日,為我們開拓了一條從未有過的路——沿黃公路!
石山崖上的“蜘蛛俠”
沿黃公路馬上要全線開通了!昨天,與榆林市交通局沿黃公路監(jiān)管處處長呼延利談到此消息時,他格外開心。今年3月底4月初,他帶記者一行人在府谷、神木、佳縣、吳堡、綏德、清澗等地一路走訪,對榆林市沿黃公路的所有情況,各縣進度時間表,甚至出動多少挖掘機、裝載機……他都能一一說出。
時光倒回,3月29日中午,在吳堡沿黃公路上,記者看到,百米高的石山崖上,爬有不少橙黃色的“蜘蛛俠”,他們拿著各種工具,在崖壁上攀爬、挪移,測定危石位置,排除松動石塊,安裝封閉式防護網(wǎng),用來擋住落石。
皮膚黝黑的張師傅笑著說,他們來自云南,因擅長進行坡道防護,所以到沿黃公路這里出力。
施工用上微信群 視頻監(jiān)控
走進華陰附近的項目部,記者看到旗桿上的旗子被風吹得開了縫。
沿黃公路渭河洛河項目管理處吳永軍說,作為沿黃公路控制性工程,渭河大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屬陜甘渭河流域橋梁跨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技術(shù)標準最高、工期要求最緊的公路橋梁工程。就拿人們最關(guān)注的質(zhì)量安全來說,管理處全程實施信息化管理,有施工微信群,隨時在微信里發(fā)布最新動態(tài);有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所有管理者都能隨時通過視頻查看現(xiàn)場施工情況。
征戰(zhàn)28公里“無人區(qū)”
3月31日8點,記者一行人驅(qū)車前往沿黃公路宜川南28公里施工路段,走進“無人區(qū)”!
為何此處叫“無人區(qū)”?延安市交通局副調(diào)研員、延安市沿黃觀光路宜川段項目負責人劉光輝說,當時施工前,這里沒有人居住、沒有飲水、沒有網(wǎng)絡、甚至沒有路……“這28公里無人區(qū),工程量大,打個比方,你現(xiàn)在走這1米的沿黃路,相當于施工人員挖了195方的石頭。由于沒有路,僅便道就修了300個。”沿黃公路項目建設管理處宜川項目組組長蘇東東回憶道:在施工單位進場的時候,從山上打11條橫向便道,保障無人區(qū)縱向打通,總共便道累計長度,達到了277公里,基本上相當于延安到西安高速公路里程長度。盡管打通了便道,但沿線地形起伏,峽谷巖石陡峭險峻,除了586萬方的石方工程外,短短的28公里路就需要修建37座高垮溝大橋。
“為了如期完工,去年過年時不放假,很多施工人員的家屬,來工地上陪家人一起過年!”延安市交通局副局長、沿黃觀光路延安項目管理處處長呼永興稱。中鐵十八局五公司沿黃觀光公路宜川項目經(jīng)理部項目經(jīng)理趙建平至今都感慨,修這28公里的沿黃路,是自己修路20多年來,干過最難的活。
首席記者姬娜
實習生方瑞江 文媛
走近陜西最美“1號公路”——沿黃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