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南農(nóng)村過年,是從農(nóng)歷的臘月初五就拉開了序幕。

  臘月初五要煮五豆,把苞谷、小麥、大米、小豆、黃豆等糧食和豆類摻在一起煮著吃,湊夠五種以上材料就可以,而且要多煮一些,從初五起每天摻一點進去吃,一直吃到臘月初八。

  臘月初八要吃臘八,主要是包“扁食”,將“扁食”和紅白蘿卜、白菜、肥瘦肉丁、豆腐丁和大米一起煮,還有的順便搟幾個面片,搓幾個“麻食”,湊夠八樣一起來煮。

  臘月二十三要“打煙牽”,就是打掃自家院落和房前屋后的衛(wèi)生,把沉積的煙塵和四處牽附的蜘蛛羅網(wǎng)打掃干凈,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二十三往后開始置辦年貨,新鮮的蔬菜、水果就可以準備了,家家戶戶還要自家做一座豆腐。

  二十七八開始蒸花饃,炸油馃子……一直忙到三十前一天。

燒獅子燒獅子

  石泉·燒“獅子” “燒”獅子是解放以前獅子拜年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從大年初一開始到正月十五,獅子隊就會挨家挨戶給有錢的富家人家拜年。獅子拜年先進堂屋拜主人家的香火。拜香火一般情況下只允許獅子、大頭羅漢和猴子進屋,其他人在外面擂鼓助威。三拜香火后,主人家就開始燒獅子,將點燃的鞭炮丟到獅子身上,以圖喜慶和吉利。獅子為了躲避丟到身上和腳下的鞭炮,便在噼噼啪啪和滾滾濃煙中蹦、闖、凜、吼、踏,功夫硬是了不得。

  這是傳統(tǒng)的正宗民俗,而如今在石泉由于耍獅子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年輕人不愿學)所以已經(jīng)簡單了許多,只是在燒過之后給主人行三拜之禮,再說一些吉利的祝福語,主人便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送進獅子的口中,不過場面還是比較壯觀的。

  商洛·坐夜、出五清

  大年三十,是全家人團聚的時候,從下午二時多,在家勞作的,在外打工的,這個時候都坐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地一起吃“團年飯”。

  晚上要“坐夜”,也就是熬夜,不到12點鐘不能睡覺,燈籠也不到12點鐘不能熄滅。一般都在“籠火烤”,一家人圍著火爐,邊烤火邊聊天,餓了,烤幾個饃饃吃吃?!翱净稹焙苤v究,三十晚上就是要烤火“坐夜”,烤火的“柴”一定要是木頭疙瘩,平時挖的木頭疙瘩這時早已風干,像“黃荊木疙瘩”,一邊烤,一邊還吡吡吧吧作響?!白埂币欢ㄒ鹊酵砩?2點,放完鞭炮才能睡,忍不住瞌睡是不行的,邊吃瓜子、糖果邊看春晚,等到夜里12點鐘,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熬不了夜早睡的小孩子,這時會醒來一起去看外面的煙花。放完鞭炮,要“請先人”來一起過年,等到初五,再把先人送回去,燒紙的一定要是男孩子,家里沒有男孩兒的,女孩子也可以去燒紙,但一定要用左手燒紙錢。

  這一天還有個講究,那就是“三十的垃圾不能倒”,直到初五早上,燒點香、放個炮,把積攢多天的垃圾選擇一個十字路口倒掉,香就點在十字路口上,所謂“出五清”,終于送走了過去,清清靜靜,干凈利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