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wǎng)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lián)播》記者 董少波 錢金庫 田木) 隨著涇河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全面建設推進會的舉行,有著“陜西三峽”之稱的東莊水庫正式開工建設。按照工程建設計劃,八年后將建成一座集防洪減淤、供水、發(fā)電、生態(tài)改善于一身的陜西最大水庫。不僅可以為165萬人口和145萬畝耕地提供水源支撐,也將有效減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積和洪澇災害問題。

  據(jù)有關部門測算,渭河下游69%的泥沙來自涇河。為了減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積,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我省就謀劃修建涇河東莊水庫工程,力求解決渭河洪澇災害。從1950年到2010年,東莊水庫工程先后開展了5次規(guī)劃設計前期工作,但都因各種原因擱置。直到2014年11月,東莊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終于獲得國家發(fā)改委批復;2017年7月,國家發(fā)改委批復了工程可研報告;今年5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審批通過了工程環(huán)評報告,東莊水庫工程最終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東莊水庫建設將和渭河治理、涇河治理以及南山支流治理一起,成為陜西防汛安全體系一個重要的保障性工程,是陜西水利人70年的夢想。”

  東莊水庫工程位于涇河下游峽谷末端禮泉縣叱干鎮(zhèn)東莊村、淳化縣車塢鄉(xiāng)河段處,工程總投資154.34億元、總庫容32.76億立方米。計劃建設工期95個月。也就是說,在8年以后,一座壩高230米,集防洪減淤、供水、發(fā)電、生態(tài)改善于一體的“高峽平湖”將在渭北高原上建成,成為陜西最大的水庫。工程年總供水量4.35億立方米,可以給西咸新區(qū)、銅川、咸陽、渭南等地的165萬人口和145萬畝耕地提供水源支撐。并有效攔截涇河泥沙,使渭河下游的河床下降1.5米。同時,水庫蓄水后形成的長97公里、面積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還將有利改善渭北區(qū)域性氣候。

  省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公司黨委書記、執(zhí)行董事肖宏武:“全力保障安全,建立健全以項目法人為主體的質量管理體系,實現(xiàn)全過程質量可控、可追溯,打造精品工程、一流工程?!?/p>

  王拴虎:“我們下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治水的新思路落到實處,繼續(xù)把工程建設抓扎實,前期工作做系統(tǒng),以實際的行動和優(yōu)異的成績,為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