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記者得知,兩名西安石油大學的學生,5月1日到太白山景區(qū)徒步,目前一人失聯(lián)。
5月1日,小黃和鄧標兩人相約到太白山景區(qū)徒步,走了一段距離之后,小黃感覺體力不支,告訴鄧標自己可能隨時停下休息,甚至返回。之后鄧標一人快速向前行進,兩人距離逐漸拉大。
走過大文公廟之后,小黃出現(xiàn)高原反應,身體不適,決定返回。而鄧標則繼續(xù)往前走,往拔仙臺行進。

資料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隨后小黃返回小文公廟,等待鄧標,但是鄧標晚上并沒有回來,直到第二天(5月2日)中午,一直沒有等到鄧標返回,打電話也關機,小黃決定報警。

圖片來自:北京房山獨孤走的博客
失聯(lián)者沒有任何補給
戶外經(jīng)驗不足
今天上午(5月3日),寶雞市眉縣公安局湯峪派出所所長解兵兵告訴記者,昨天的搜救力量都在搜救北大校友楊勇,接到小黃報案后,派出所民警掌握了失聯(lián)人鄧標的照片等信息,聯(lián)系救援力量,開始展開救援。
昨天(5月2日)早上,一名參與搜救楊勇的搜救者老陳,在雷公廟往跑馬梁方向的路上,見到了一名男子,疑似鄧標。因為老陳當時并不了解鄧標的情況,還勸鄧標別再往前走,盡快返回。
解兵兵告訴記者,目前搜救力量集中在跑馬梁附近,找到鄧標的希望很大。
小黃表示,失聯(lián)的鄧標是西安石油大學2017級學生,江西南昌人。
這次太白山徒步時,鄧標沒有配備任何專業(yè)的戶外裝備,只穿著短袖,背著小背包,而且失聯(lián)時,鄧標沒有攜帶任何食品補給,也沒有帳篷。
小黃說,鄧標體力不錯,但是戶外經(jīng)驗不足。
好消息是,這幾天太白山景區(qū)的天氣晴好。我們也將持續(xù)關注事件的最新進展。
高海拔戶外活動預備?
走高海拔的長途戶外線路,想要避免失溫情況的發(fā)生,更重要的往往是前期預防準備,為了保障了戶外出行安全,特整理以下這幾點,建議驢友們謹記:
1。熟悉路線
出發(fā)之前一定要確定好路線,在戶外助手上搜索初級線路附近的軌跡,軌跡越密集說明此線路走過的人越多,基本可以確定此軌跡為暢通線路。此外,也可查看軌跡上的標注點(文字、圖、語音),查看的信息包含:危險地理環(huán)境、露營點、補給點、風景視角等。

2。物質配備
行前,一定要準備多于計劃消耗的物質,必備:帳篷、睡袋、帽子、保暖衣、急救毯、防水袋、雨具、水、食物、爐具、刀具、備用電源、應急藥物等。重點必備:帽子、防水袋、急救毯。人體50%熱量從頭部散失,所以帽子要一直戴,睡覺也要戴;防水袋是為了保持衣物干燥,防止身體濕了之后,因無干燥衣物更換而大量散熱;急救毯裹住身體,可以保持身體失溫情況下不繼續(xù)散失熱量。戶外出行,關于裝備,切記一點,要做到包不離身。

3。救援后備
無論何時,都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對講機、SOS定位救援終端、通知家人行程、路線起點,終點救援站聯(lián)系方式,并在公安系統(tǒng)報備此次活動行程,以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一層生命的保護傘。

4。天氣查詢
查詢并確定行程每一天的天氣,尤其是高海拔處避免遭遇暴風雪天氣,避免遭遇惡劣環(huán)境,這是要確定的最基本,也是最關鍵點。

5。失溫急救知識學習
行前,所有隊員都應多閱讀有關失溫急救知識,了解不同程度失溫患者需要采取的急救措施。為他人,也為自己。

6。戶外保險
隊員要買隊員險,一份平安,也是對家人一份保障,領隊要單獨購買領隊責任險,這個就不做太多解釋了。

來源:1018陜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