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社火表演?!↑h田野 攝

圖為社火表演?!↑h田野 攝
精彩的社火表演和傳統(tǒng)美食,才是春節(jié)該有的樣子?!?7日,青島游客李智珺告訴記者,帶家人來西安過年是她難忘的記憶。
春節(jié)正熱,為進一步踐行文化惠民,營造“西安年,最中國”節(jié)日氛圍,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2018年春節(jié)期間推出了以“天狗下凡春及第、丹鳳朝陽中國年”為主題的新春唐人節(jié)活動。
記者17日在現場看到,大明宮御道廣場鑼鼓陣陣、彩旗飄揚,廣受游客、市民關注的社火大巡游在御道廣場熱鬧上演。伴著震耳欲聾的鼓聲,兩百人的非遺社火方陣——“高陵船張芯子”浩浩蕩蕩走來,表演者下至三歲孩童,上至七旬老翁,各個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隨著鑼鼓伴奏,秧歌隊伍、貝殼仙子、漁翁老者翩翩舞動,身架靈活,步態(tài)瀟灑。
表演“踩芯子”的小演員多在3至6歲,乍一眼看去,仿佛是懸立在空中,身著華麗衣裝、頭上珠光寶氣,臉部施以戲曲的人物妝容,或鳳冠霞帔,或金盔鐵甲,時而英姿颯爽,時而婉轉嫵媚。借助不同妝容、服飾講述不同的故事,有表現才子佳人的“牛郎織女”、有贊美英雄氣節(jié)的“穆桂英掛帥”,還有三娘教子、草船借箭、嫦娥奔月等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精彩紛呈的表演和精美絕倫的造型使得現場游客目不暇接,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這熱鬧的場面。
來自河南信陽的孫倩倩表示,這些精彩的表演詮釋了最地道的傳統(tǒng)文化,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社火一樣紅紅火火。
工作人員介紹,200多位社火演員全都是來自西安周邊區(qū)縣的“民間藝術家”,在春節(jié)之際,用最接地氣的表演將經典的民間故事、人物逐一呈現。
社火還未結束,變臉、吐火、雜技等民間絕活已經開演。此外,裸眼3D光影秀、年代主題光影展、新春惠民演出也將持續(xù)上演。
據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自2013年舉辦第一屆新春唐人節(jié)開始,今年已經是第六屆。此次新春唐人節(jié)在展示唐韻文化內涵,深挖文化與科技融合潛力的同時,運用場景式、體驗式的情景設置,充分展示了與時俱進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廣大游客及市民在感受歷史文明的同時體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