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一個山野村民三十年的奮斗夢

  不燒燃油,不用電力,也無齒輪,3月9日,一個大雪飄飛的日子,一個活脫脫的木匠工藝在位于秦嶺山區(qū)的眉縣營頭鎮(zhèn)大理村三組村民門前的山坡上自如地上下左右來回地跑著,此情此景,引來了周圍群眾的圍觀和嘖嘖的贊嘆聲。

  要問這東西是什么?大理村三組村民達喜全說,這是他花費了三十多年才研制成功的木牛流馬。研制三十年?大家都納悶了,需要三十年嗎?達喜全說,他從十七歲就開始學木匠活,在干活過程中,心中就一直琢磨著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是怎么做出來的,當然,這不僅僅是敬佩,也是出于好奇。

  但是,他制作有個原則,就是還原到三國當時的社會資源條件,不借用當今的燃油,電力等資源。因此,過程是艱辛的,作為一個山野農(nóng)民,消息閉塞,家中經(jīng)濟也很不寬裕,但在夢想的支撐下,三十年如一日,他堅持重復實驗無數(shù)次,終于研制成僅靠杠桿驅(qū)動的木牛流馬,而且,他研制的木牛流馬,上坡利用杠桿驅(qū)動一次能承載300多斤重物,下坡利用木檔位自動剎車隨意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