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軒轅”、“清明節(jié)公祭黃帝”,這是河南與陜西關于追思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各自表述,F(xiàn)在各地祭祖活動一波接一波,黃帝、炎帝,各有各的說法,但對于大眾來說,這么多祭拜,我們該去哪里呢,炎黃子孫何處尋根呢?
“很多海外同胞告訴我們,不知道哪里是我們要祭的老祖宗。”陜西省臺盟副會長王二虎毫不諱言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祭祀有點亂,祭黃帝就有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與陜西黃陵公祭大典。黃帝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不能哪都有。”到底如何祭祀,他呼吁“應該立法規(guī)范起來”……[詳細]
黃陵炎黃文化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蘭草老先生總是默默觀察來來往往的祭祀者。他發(fā)現(xiàn),那些回大陸的華僑、港澳臺同胞、外籍華人在來謁陵拜祖臨走前,大多數(shù)人總是要從黃帝陵上包一把土。有的將土裝在帶來的小木盒里……[詳細]
據(jù)了解,僅1997年,全國人造旅游景點的統(tǒng)計數(shù)字是千余個,因經營不善,導致各級財政將近五百億元的損失和巨額的銀行“呆賬”。到了2001年,全國縣以上的人造景點急劇增加了十倍,達上萬個,百分之八十處于虧損狀態(tài)……[詳細]
“要操辦這么大規(guī)模的慶典,甚至邀請娛樂明星,沒有個幾百萬根本辦不下來。這個錢是誰來出?這到底是一場公務活動還是一場商務活動!痹卩嵵菔胁稍L中,有不少市民對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提出這樣的質疑……[詳細]
如今,花費巨額資金爭搶‘國字號’似乎成了一種時尚。其打出的理由都是為了傳承民族文化、發(fā)揚民族精神。事實上,其背后是‘地方情結和利益之爭’,但是,民眾通過祭祖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