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腸子是熏肉中的上品。哈薩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數(shù)做馬腸子了,他們挑選膘肥體壯的馬宰殺后,取其馬腸,洗凈,按馬的肋條切成條肉,連同肋骨撤上鹽、胡椒粉等佐料,灌進3尺多長的馬腸內(nèi),兩頭扎緊,掛在屋里風干,一個月左右即成。除用肋骨肉灌腸外,還用碎肉和塊肉來灌腸,也有用熏的方法來做馬腸子。哈薩克族人制作的馬腸脂肪豐富,但油而不膩,瘦肥分明,不僅色悅目,而且營養(yǎng)價值很高,并具有特殊的風味。
產(chǎn)品:①馬肉伊犁哈薩克人的馬肉聞名天下,原因就在于我們的馬匹都是在山中放養(yǎng),保持馬匹野性,讓馬匹盡情奔跑(哈薩克人的放養(yǎng)習慣),鍛造韌性優(yōu)質(zhì)的馬肉,勁道!馬匹都是食草長大(經(jīng)常會吃一些山中的名貴草藥哦),從小到大不知道飼料是什么味,可視為野馬,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食品,放心肉。
②熏馬腸:熏馬腸更是一絕,馬的精華在于馬肋骨,新鮮馬肉連同馬肋骨一起裝入韌性最好的馬腸,紅柳枝煙熏,呈煙熏色,極品中的極品。嘗一口,咀嚼1分鐘以上越嚼越香。
功效:馬肉含有十幾種氨基酸及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蛋白質(zhì)含量高,還含有鈣、鋅、鐵、硒等礦物質(zhì),含量豐富,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肝補血、滋陰壯陽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動脈硬化,增強人體免疫力。馬肉脂肪的質(zhì)量優(yōu)于牛、羊、豬的脂肪。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飽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膽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積,對預防動脈硬化有特殊作用。絕非吹牛、道聽途說,詳細可參考中國食療網(wǎng))。
比較:大家在超市常見的馬腸、馬肉,大多都是賽馬場的飼料馬,膘較厚,透過馬腸可以看見很多白色的脂肪。為了適應超市室內(nèi)溫度,耐儲存,所以必須經(jīng)過加工處理;為了色澤好看呈反光金黃色,所以也必須經(jīng)過加工處理。
而我們的馬肉,均為新鮮馬肉,天然草場,野生放養(yǎng),所以肉質(zhì)比較堅韌,有嚼頭,缺點是沒有添加防腐劑、色素等任何化學物質(zhì),沒有經(jīng)過任何加工處理,所以不耐放,色澤呈紅柳煙熏色,所以必須保證新鮮,購買后如果吃不完請放入冰箱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