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a一区视频_亚洲一区宅男在线_中文字幕第1页亚洲_AV在线免费不卡播放

新浪首頁| 新浪陜西| 新聞| 美食| 時尚| 旅游| 城市| 健康| 教育| 汽車| 站點導(dǎo)航| 惠購| 世界杯

|郵箱|注冊

新浪陜西

新浪陜西> 絲路>產(chǎn)業(yè)發(fā)展>旅游>正文

探訪甘肅麥積山 東方雕塑館

A-A+2014年5月17日10:05新浪旅游評論

  跨度1600多年的“東方雕塑館”

  東崖三大摩崖佛像是麥積山的標(biāo)志,中間為佛,高16米,兩邊各有菩薩像一尊略小于大佛。麥積山大佛,肅穆莊嚴(yán),當(dāng)你在他腳下仰視的時候,震撼你的不僅是他的高大。

  麥積山是沉積巖的山體,并不適合雕鑿佛像,但古人的聰明才智不是我們可以企及的,在一個條件并不好的山體上開鑿了數(shù)千座佛像?吹搅司醚龅乃囆g(shù)品,北魏的刀槍鐵騎,隋唐的溫婉笑容,兩宋的衣袂飄飛,似乎歷史一下子倒轉(zhuǎn)。

崖閣

崖閣

  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最初從十六國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時期開始營造的。據(jù)梁《高僧傳》載,南朝宋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xué)徒三百余人,可知當(dāng)時佛事之盛。麥積山石窟歷代都有不斷開鑿或重修,歷史上雖遭多次地震、火災(zāi)的破壞,現(xiàn)仍保存窟龕194個,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畫千余平方米,北朝崖閣8座,麥積山石窟同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山西云岡一起,被并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莫高窟以其壁畫而著名,龍門、云岡以其石刻聞名,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雕塑獨樹一幟,以石窟多、塑像完美、延續(xù)時代長久而被稱為“東方雕塑館”。

  難得一見的人文遺跡

  麥積山石窟的佛像不僅在風(fēng)格上與中原佛像孑然不同,且每尊佛像神態(tài)與衣著、妝容都有濃郁的西域風(fēng)格,是難得一見的人文遺跡。

  麥積山的洞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大多在二十到八十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開鑿,層層相疊,密如蜂巢。這些不同類型幻窟龕崖閣,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甘肅建筑演變、發(fā)展的實物資料。據(jù)記載,當(dāng)年開鑿石窟時,從下堆積木材,堆到高處,然后施工,營造一層,木材拆除一層,直到山腳。故當(dāng)?shù)亓鱾饔小翱惩昴仙讲,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后有麥積崖”的民謠。就連美國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平日報》中也稱贊麥積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麥積山石窟原是一個完整的山體,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天水一帶發(fā)生強烈地震,整個窟群便分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麥積山石窟各個時代的造像特色非常明顯,麥積山高142米,石窟多凌空鑿于20-80米的懸崖峭壁上,由崖閣、摩崖龕、山樓、走廊、小洞組成,棧道“凌空穿云”,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洞窟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shè)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游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杜甫有詩贊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麥積山石窟最可觀賞的有東崖摩崖大像、七佛閣、千佛廊、踏牛天王、43號窟、127號窟、133號窟、135號窟等。麥積山石窟最出名是第44窟———號稱是東方的蒙娜麗莎、東方的微笑的北魏時期造像,那造像的微笑安詳又神秘。而133號窟9號龕內(nèi)一小沙彌塑像,是北魏時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一個十三四歲、滿臉稚氣的小沙彌,正在聽佛師繪聲繪色的講經(jīng)。他俯首側(cè)耳,雙眼微瞇,嘴角掛著微微的笑意?此@個可愛的樣子,好像不是在聽深奧的佛經(jīng),而是在想自己少年得意的心事,留下了這永恒的微笑。

麥積山

麥積山

  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樓

  東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樓上的七佛閣等最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頭有蓮瓣形的浮雕,柱頂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寶珠”,設(shè)計構(gòu)思極其巧妙。這座崖閣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千佛廊長32米,崖壁上分兩層整齊地排列著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筑,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于公元6世紀(jì)中葉,該崖閣又稱“散花樓”、“上七佛閣”,是麥積山規(guī)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始建于北周。

  站在山頂,四野盡收眼底,除慨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外,卻也頓生許多文人騷客憑今吊古的思緒。千年的靜寂,凝重的過去,深思包容一切的空遠,叫人不忍發(fā)聲。

  于此時際,我又生出奇想,做一個麥積山石窟壁畫里高髻細頸削肩的女供養(yǎng)人,或者使勁擊鼓的伎樂,都是幸福的。

[上一頁] [1] [2]

保存|打印|關(guān)閉

新浪首頁| 新浪陜西| 新聞| 美食| 時尚| 旅游| 城市| 健康| 教育| 汽車| 站點導(dǎo)航| 優(yōu)惠商家

新浪簡介|新浪陜西簡介|About Sina |廣告服務(wù)|聯(lián)系我們|客戶服務(wù)|誠聘英才|網(wǎng)站律師|SINA English|通行證注冊|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權(quán)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