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廣場
圣彼得廣場(Piazza San Pietro)這個集中各個時代的精華的廣場,可容納50萬人,位于梵蒂岡的最東面,因廣場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出名,是羅馬教廷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廣場的建設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時間(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爾尼尼親自監(jiān)督工程的建設。廣場周圍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圓柱,圓柱上面是140個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從埃及運來的巨大的圓柱(高25.5米,重320噸)。
西班牙廣場
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位于意大利羅馬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建筑師為德。桑蒂斯和斯佩基,其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階梯而聞名。 西班牙廣場上的咖啡館是濟慈、拜倫、雪萊等文人最愛去的場所;特別是位于Condotti大街上的Cafe Greco,此為羅馬最古老的咖啡館。Cafe Greco不但為英國詩人聚集之處,各地的藝術(shù)家也常在此一展長才,如意大利雕刻家卡諾瓦(Canova)、丹麥雕刻家杜巴森,作家易卜生、戈果里,音樂家蕭邦、白遼士、比才、李斯特,此外意大利人所崇拜的大文豪哥德,其名作“塔里夫斯的公主”就是在此完成的。
由于附近藝術(shù)家云集,通往波波洛廣場的Babuino 街也被譽為羅馬藝術(shù)家氣息最濃厚的街道,該街上有許多從事第八藝術(shù)的電影演員都在此購屋居住。廣場中央有巴洛克式的建筑巨匠貝尼尼所設計的噴水池,是夏日年輕人的避暑勝地。
君士坦丁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于315年,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擊敗馬克森提皇帝統(tǒng)一羅馬帝國而建的。凱旋門上方的浮雕板是當時從羅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來的,主要內(nèi)容為歷代皇帝的生平業(yè)績,如安東尼、哈德連等,下面則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戰(zhàn)斗場景。所以君士坦丁凱旋門雖然是羅馬三座凱旋門中建造最晚的[1]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羅馬藝術(shù)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較完好,值得一看。這是一座三個拱門的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由于它調(diào)整了高與闊的比例,橫跨在道路中央,顯得形體巨大。凱旋門的里里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凱旋門和豐富的浮雕雖然氣派很大,但缺乏整體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