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最關鍵的著力點在一個“通”字。
《實施意見》指出,積極推進新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全方位務實合作,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顯著提升我國與中亞地區(qū)合作水平。加快新疆向西開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面向中西南亞和歐洲的大通道。
絲綢之路經濟帶橫跨亞歐兩大洲,其地域遼闊,沙漠戈壁縱橫,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多種文化共生共存,加強區(qū)域內各國和地區(qū)的溝通交流成為了當務之急。
可喜的是,新疆作為聯通絲綢之路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對外開放步伐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近年來都邁上了新臺階。
“通道建設問題也是此次想通過改革措施解決好的難點和重點問題之一!苯眨陆S吾爾自治區(qū)發(fā)改委經濟研究院區(qū)域研究所研究人員唐飛對此解釋說。
唐飛分析說,在鐵路建設上,新疆對內目前只有蘭新鐵路一條通道,另外兩條出疆鐵路包括哈密至額濟納、庫爾勒至格爾木鐵路還處于前期工作中,對外僅有通過霍爾果斯和阿拉山口口岸連接中哈的兩條鐵路;在公路建設上,新疆已經初步形成了較完善的公路網。
唐飛說,空港建設上,烏魯木齊擁有國際航線26條,通航13個國家、19個國際城市,線路少、覆蓋面小、通達城市有限,航空中轉及樞紐作用尚未得到發(fā)揮。
唐飛說,在通信和信息傳輸通道建設上,新疆向西陸地光纜僅與哈、吉、塔三國相通,我國與多數毗鄰國家之間的通信和信息傳輸需要通過東部沿海的國際海底光纜繞地球一圈,通信距離長、成本高、質量差,對絲綢之路經濟帶信息網絡建設形成很大瓶頸制約。
自治區(qū)發(fā)改委主任張春林在今年自治區(qū)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也曾表示,新疆目前正著力推進各種通道建設,向北,新疆正在積極推動準東-富蘊-北屯-吉木乃口岸、三塘湖-老爺廟口岸、富蘊-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克拉瑪依-塔城-巴克圖口岸鐵路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向西,新疆重點推動中吉烏鐵路國內段前期工作,以及中巴鐵路項目的前期工作等。(王梅)
(sx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