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wǎng)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徐嬌 袁野)蔥姜蒜是家家做飯少不了的調(diào)料,一年四季也都能買得到,可您也許想不到,大蔥難倒了大荔縣白馬營村全村村民。

  推銷者小劉:“新鮮的大蔥小蔥您需要不?”

  推銷者小劉:“大蔥需要不?”

  一邊是小劉在西安的各大菜市場東奔西跑進行推銷,一邊是自家十畝地里的大蔥長勢正好卻無人問津,現(xiàn)在我們跟隨小劉一起驅(qū)車兩百公里,來到了渭南市大荔縣的白馬營村,眼下村里種植的大蔥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可村里卻沒有一個人高興得起來。

  大荔縣白馬營村村民:“去年已經(jīng)都賣到一塊多了,今年三毛也沒人要?!?/p>

  大荔縣白馬營村村民程師傅:“賣到三毛一斤才能保本,化肥啥的投入才能保住?!?/p>

  費了一番勁兒,沙地種的大蔥種得特別深,蔥白部分都有一尺長了,剛剛我和問了白馬營村的鄉(xiāng)親們,都說沙地西瓜比土地西瓜好,不僅水分大,甜度也更高,想來這沙地大蔥品質(zhì)自然不一般。

  大荔縣白馬營村村民程師傅:“咱沙地蔥,一咬,催得很,一絲辣,一絲甜,口感好得很?!?/p>

  看著眼前這一片一米多高綠油油的大蔥,白馬營村的村民們沒有半分豐收的喜悅,畝產(chǎn)兩千斤,全村五百畝地就是五百噸,不少村民用助力車把蔥運到兩百公里外的西安,可這樣的奔波畢竟是杯水車薪。

  雖說蔬菜水果的價格隨行就市每年都有變化,但也許有人正需要這樣高品質(zhì)的沙地大蔥卻沒有渠道,我們都市快報愿意為大荔縣白馬營村的村民搭建這個平臺,希望看到我們的節(jié)目后,有需求的人能夠來這里購買,別讓高品質(zhì)的大蔥沒有出路,別讓辛苦幾個月的村民們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