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贛紅色之旅對話走進紅都瑞金陜贛紅色之旅對話走進紅都瑞金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80年前,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zhàn)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jù)地進行長征。紅軍隊伍從江西瑞金出發(fā),經(jīng)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最終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長征一座永遠不朽的豐碑,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之魂,給后輩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做為長征的起點和終點,江西和陜西,也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紅色旅游成為兩地的一大特色,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參觀游覽。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和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陜西省旅游局主辦、新浪陜西承辦、新浪江西協(xié)辦的紅色之旅對話活動開展,陜西省旅游局和江西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展開深度對話,通過線上互動、線下互訪,交流兩地紅色旅游發(fā)展成果,重走長征路,重溫長征史,繼承和發(fā)揚偉大的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加快兩地紅色旅游發(fā)展,讓紅色旅游成為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的最佳載體。

  10月25日-26日,陜西省旅游局副局長徐明正帶隊,來自陜西的幾位微博網(wǎng)友達人走進長征起點江西瑞金,參觀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qū),聆聽當年紅軍在這里生活的故事,開展紅色之旅對話。微博達人們邊走邊記錄沿途見聞,通過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分享所見所聞,活動受到眾多網(wǎng)友關注。

中華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中華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議舊址
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
參觀葉坪紅軍檢閱臺參觀葉坪紅軍檢閱臺

  葉坪——共和國從這里走來

  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qū)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由葉坪、紅井、二蘇大、中華蘇維埃紀念園、中央蘇區(qū)軍事文化博覽園等景區(qū)組成。

  葉坪景區(qū)包括中共蘇區(qū)中央局、中央政府舊址、紅軍烈士紀念塔、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臺、公略亭、博生堡等22處舊址和紀念建筑物。1931年9月,中國共產(chǎn)黨蘇區(qū)中央局機關遷駐這里;同年11月1日至5日,在這里召開了中央蘇區(qū)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醞釀了近兩年時間,并經(jīng)過時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同志精心籌備的中華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葉坪隆重召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大會閉幕后則為中華蘇維埃政府總辦公廳。臨時中央政府內設“九部一局”,頒布了《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土地法》、《婚姻法》、等法律。大會會址原是謝氏宗祠,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該舊址沒有被敵人拆毀,解放后,按“一蘇”大會的場景和臨時中央政府原貌進行復原陳列并對外開放。

吃水不忘挖井人 ,紅井滋潤代代人吃水不忘挖井人 ,紅井滋潤代代人
紅井紅井

  紅井——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是很多人小學語文課本里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之一,課文里沙洲壩的紅井成了老少皆知的一處旅游勝跡。當年,干旱得連飲水都困難的沙洲壩,被風水先生說成是條旱龍,不能打井,如果打壞了龍脈,十鄰八鄉(xiāng)都要遭殃。旱災加上迷信的人禍,使沙洲壩群眾的生活雪上加霜。1933年初,毛澤東和臨時中央政府機關遷到這里后,深入調查,體察民情,寫下光輝文獻《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并于9月的一天和警衛(wèi)員一起親自找水源、挖水井,在他的帶領下,一口直徑85厘米、深約5米的水井挖成了。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紅井。小小一口井,貯滿清泉,也貯滿共產(chǎn)黨一心為民的深情厚意。

二蘇大會議舊址二蘇大會議舊址
蘇區(qū)時期“人民大會堂”蘇區(qū)時期“人民大會堂”

  二蘇大——蘇區(qū)時期“人民大會堂” 

  在瑞金市“二蘇大”景區(qū)中,最著名的當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據(jù)介紹,該大禮堂于1956年重新修建,室內陳列的是“二蘇大”歷史場面復原,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禮堂造型獨特,從空中俯視,宛若扣在大地中的一頂紅軍八角帽,整個建筑用了48根木柱,整個建筑只用了4個月就完成了,成為當年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人們把它稱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前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此召開。

  微博直播——網(wǎng)友眼中的紅色瑞金

  兩天的參觀,讓陜西的微博達人們感觸頗深,通過微博表達了自己激動的心情。網(wǎng)友@魚大鮮 參觀葉坪后表示,這個小村落見證了共和國的起步,如今走到這里仍然讓人肅然起敬。

  網(wǎng)友@炊事班長咥三秦表示,紅軍來到此地時起,就開始承載著共和國最初的起步與輝煌。我們今天走進革命舊址,就是為了傳承紅軍精神,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實現(xiàn)中國夢。

  網(wǎng)友@水蓮花NS 在參觀了紅井景區(qū)后表示,在微博中寫道,“因為景仰,因為尋根,我們踩著草鞋的印痕、先輩的足跡走進瑞金?!俺运煌诰?,時刻想念毛主席”,每一個新中國的小學生都會讀到這篇課文,課文里沙洲壩的紅井是全世界飲用人數(shù)最多的井,小小一口井,貯滿清泉,也浸潤過幾代人的心靈?!?/p>

  青年作家@作家杜華輝表示,汽車穿越丘陵地帶的時候,公路邊山坡上大片的橘子紅了,像一盞盞小燈籠在青山碧水間暗自幽香。河水里魚鴨肥美,田野里稻粒圓潤飽滿。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物產(chǎn)豐富,美食薈萃。瑞金,是一座宜居之城。

  新浪陜西政府事業(yè)部總監(jiān)李泰表示,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蘇維埃。瑞金蘇維埃中央政府一大600多人會址是借來的祠堂、外交部財政部等八部委每間木板隔開不到15平米辦公,也搞稻田大閱兵,臨時木樁搭臺臨時收割場地,所有住的農(nóng)戶家,所有簡陋不堪所有健全,這就叫艱苦奮斗不忘初心吧 。

  陜西省旅游局副局長徐明正在參觀共和國搖籃景區(qū)后,被這里的發(fā)生的故事和革命先輩們的精神所感動,專門賦詩三首,表達對先輩們的敬意。

  《詩話革命搖籃之一·黃公亭》

  贛南霜葉幾時紅?

  旌旗漫卷零落風。

  靈前追念先烈志,

  心淚灑向黃公亭。

  《詩話革命搖籃之二·葉坪大閱兵》

  葉坪閱兵震天響

  氣吞萬里驚八荒

  紅色瑞金搖籃里

  共和夢想著新床

  《詩話革命搖籃之三·瑞金紅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

  俗語不俗理亦真。

  長征一路守俗理,

  得天下者得人心。

  紅色之旅對話瑞金——紅綠結合相得益彰

  瑞金,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部,武夷山脈南段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是聞名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1931年11月7日,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里宣告成立;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從這里出發(fā)開始長征。瑞金與陜西,雖一南一北,兩地卻有很多共性,一樣的艱苦樸素,一樣的拼搏奮進,一樣的精神支柱,開展此次對話之旅,更好聯(lián)系兩地,守望相助,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瑞金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蘇愛龍在與陜西旅游達人交流時表示,陜西是個旅游大省,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旅游產(chǎn)品充足。瑞金的紅色文化濃厚,境內有革命舊址180多處,還有很多自然風景名勝區(qū)、歷史文化名村,瑞金是“江西旅游強縣”,希望兩地能加強聯(lián)系,開展更多深層次的交流和對話。

  陜西省旅游局副局長徐明正表示,瑞金作為共和國搖籃,黨和紅軍在這里遺留下了非常豐富的紅色歷史遺跡和文化故事,瑞金的紅色旅游資源豐富,同時,瑞金的綠色環(huán)境也非常好,游客來到瑞金,不僅可以參觀紅色遺跡,感受紅色文化,更能在青山綠水間享受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在“紅色”與“綠色”的高度結合方面做的非常好,陜西還要多向瑞金學習。

  此外,在旅游管理、旅游宣傳、景區(qū)創(chuàng)建等方面,雙方也開展熱烈的交流和討論。隨后,江西網(wǎng)友也將走進陜西體驗陜西紅色之旅,開展更多交流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