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向記者講解“校園貸”的套路

  當時看到利息似乎真的不是很高,著急用錢就借了錢。小張說,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雖然表面上看上去利息不高,但加上一些手續(xù)費、管理費,虧空越來越大。 

  他不斷地通過一個平臺借款彌補之前的欠款,產生手續(xù)費、管理費,加上利息,欠債的窟窿不斷增大。小張說,他先后在十幾個平臺上借過錢,如今已經滾成自己都不知道多少萬的巨額債務。 

  “愛打彩票,沒錢了問平臺借,一個平臺還不上就向另一個平臺借,慢慢越來越多……”小張說,從高中開始,自己就有買彩票的習慣,上了大學更是一發(fā)不可收,直到后來接觸了“校園貸”,變得更加“瘋狂”。不斷投錢進去,不僅沒有被幸運眷顧,用彩票翻身,反而深深陷入了“校園貸”的漩渦之中。 

  講述 借2000元一個星期的利息就是600元 

  據(jù)了解,小張一家是高陵人,平時家中生活來源都靠母親賣菜?!耙惶炱鹪缲澓诘馁u菜我圖了啥?”小張母親泣不成聲。 

  本以為今年即將畢業(yè)的小張參加工作后,能給家里減輕負擔,可沒想到小張還沒畢業(yè)就欠下巨額債務。 

  “小張是兄弟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所有人最疼愛的一個。”小張的家人告訴記者,可近一段時間,他和家人的關系非常緊張,沒步入社會,就已經身負重債,家人對小張已經喪失了所有的信任。家里已經替他還了四五十萬,為此還欠下一堆外債。 

  每次打彩票最少幾十元,多了就幾百元,借2000元,一個星期的利息就是600元,還不上錢的話就越來越多。剛開始想著借了還上就行了,沒想到越借越多。后來具體借了多少,連自己也不知道了。 

  小張母親說,隔幾天就要一次錢,每次都說是最后一筆,都借得傾家蕩產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現(xiàn)象 攀比心讓“校園貸”有機可乘 

  公安鄠邑分局草堂派出所民警惠一航說,現(xiàn)在個別大學生消費觀念和生活觀念出現(xiàn)了偏差,導致攀比心越來越強,就讓“校園貸”有機可乘。所有學生都有可能面臨“校園貸”的誘惑,“校園貸”會通過各種APP和微信號推廣,另外也會通過一些群發(fā)廣告,鼓動學生借貸消費。 

  “學生要接觸校園貸太容易了!”惠一航說,之前不知道借錢這么容易,后來遇到學生家長報警才知道,學生只要年滿18歲,能提供一個半年以上使用過的手機號,然后登記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就可輕松借到錢。重點是,所有借貸平臺,在放款前會先扣除手續(xù)費、管理費等,很多學生還沒拿到錢,就已經欠了錢。 

  面對此類事件頻發(fā),民警向記者講解了“校園貸”的諸多套路。公安鄠邑分局秦渡派出所民警胡旭海說,“校園貸”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yè),也影響家庭,影響學校治安管理,因為這些要賬的經常跑到學校來。 

  很多平臺會引用諸多催收法則,民警通過總結,大概有十余條。一般會在網(wǎng)絡上面聯(lián)系本地催收團隊,通過手機轟炸,不僅給學生本人發(fā)短信,還會給老師、同學和家人打電話,有時候還會偽造律師函、群發(fā)騷擾短信,甚至有些內容不堪入目。 

  其中,還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提醒 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現(xiàn)在國家出臺了禁止向大學生校園貸款,如果有的話就可以追究責任。廣大學生也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遏制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面對“校園貸”此類事件,大學生們又該怎么辦呢? 

  公安鄠邑分局草堂派出所民警惠一航說,大學生遇到問題和困難應向家長和老師求助,及時溝通,不要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更不要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走上歧途,釀成慘劇。 

  網(wǎng)貸平臺針對大學生的貸款項目五花八門,從早前的“分期購物”到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貸款,有一些平臺甚至“主動放水”,根本不考慮學生的還款能力、還款來源。民警惠一航說:“這些網(wǎng)貸平臺又設置了高額的利息和罰息,校園貸的一年息通常超過20%。” 

  大學生應建立理性消費觀,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深刻認識到校園貸的風險。其次校園貸的利息約定適用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年利率超過36%的,超過部分可以不予償還。 (來源: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