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茹和她寫的書
本報訊(記者張毅偉)家住西安瑞鑫摩天城小區(qū)的唐茹女士,在兒子就讀清華大學第三年之際,寫成了一本18萬字的書,名為《走進新高考》,這位母親終于圓了她的別樣高考夢。
今年45歲的唐茹,因為兒子考上了清華大學,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位學霸的“辣媽”。2011年兒子上高中,她的角色是“陪讀”。只要不出差,每天晚上兒子坐在書桌前學習,她干完家務后,就坐在電腦前,有時寫文章,有時查詢、整理歷年高考的信息。兒子上高中的三年中,她一直堅持和孩子一起學習,幾乎沒看過電視連續(xù)劇,孩子考上大學后,她才在手機上安裝了微信。
談到為什么會寫一本有關(guān)高考的書籍,唐茹說自己和很多家長一樣,深刻體會到了陪伴孩子的焦慮和挫敗,尤其是她誤解高考政策、錯失一些大學自主選拔機會后非常歉疚和自責,當然,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她感受更多的還是和孩子一起奮斗的喜悅和歡笑。此間,唐茹曾試圖購買解讀高考考試和大學招生方面的書籍,但在書店和網(wǎng)上都沒有找到她想要的書。當時,她就有一個念頭,等兒子考上大學后,她要寫一本能為家長出謀劃策的書。
2014年,兒子考上了他向往已久的清華大學,唐茹坐在孩子用過的書桌前,幾乎把所有業(yè)余時間都用來編織自己的別樣高考夢——寫一本有關(guān)高考的書。為核查數(shù)據(jù),她常常在書桌前一坐就到了深夜;三年時間,她的視力下降了200多度;周末她時常在圖書館、圖書大廈一泡就是多半天;雖然孩子上了大學,她還加著高中生家長群,向家長咨詢他們的孩子參加高考自主選拔的細節(jié),作為她寫作的素材。昨天,記者看到她修改的書稿足足有20厘米厚。唐茹說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考生家長,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她寫的書,能為家長出謀劃策,答疑解惑,哪怕只有一點幫助,她也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