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取卡,在很多停車場、小區(qū)、高速公路的入口處,是司機常遇到的一個動作。但正是這個看似極其平常的細節(jié),實際上包含了不小的安全隱患。停車取卡時要注意啥?怎樣取卡才安全?昨天記者對西安部分商場停車場進行了調(diào)查。

  重慶女司機停車取卡賓利轎車失控撞墻

  12月5日下午兩點左右,重慶渝中區(qū)某停車場內(nèi),一輛白色賓利轎車失控撞向停車場墻壁。事發(fā)過程被監(jiān)控拍下并上傳到網(wǎng)絡(luò),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監(jiān)控畫面顯示,一輛白色賓利轎車的女駕駛員開過了取卡處,下車取卡,車輛突然開始向下溜坡。女司機想要打開駕駛座門,讓車輛停下,無奈下坡車輛越來越快。女司機摔倒后,車輛撞到了前方墻壁上廣告牌后才停下。這款車為賓利飛馳W12,總車價在400萬以上。根據(jù)圖片上的車損情況來估計,車損價值可能超過60萬元。

  大商場識別系統(tǒng)已普及個別地下停車場仍需取卡

  昨天記者走訪了西安多家大型商場的地下停車場,從小寨賽格、賽高國際到立豐國際……一圈調(diào)查下來,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許多大型商場均已采用車牌自動識別系統(tǒng),無需停車取卡。但是仍有部分地下停車場需要取卡。在小寨金莎附近一處地下停車場,就仍然需要取卡才能進入。記者昨在現(xiàn)場蹲守了約10分鐘,有6輛車陸續(xù)駛?cè)?,其中有一位女司機,由于停靠比較遠,多次嘗試無果后,只得探出身子取卡。

  網(wǎng)售停車取卡神器是幫忙還是添亂

  取卡夠不著,下車又可能有危險,面對這樣兩難的尷尬境地,到底該如何是好?記者在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萬能的網(wǎng)絡(luò)對此問題提供的終極幫助就是“停車取卡神器”,這個長度約25厘米、售價十余元至上百元不等的小夾子,到底是幫忙還是添亂?昨天下午,記者也通過有關(guān)汽車論壇,采訪到了購買并使用過的女司機。

  記者了解到,這些所謂的“取卡神器”,就是一個小夾子。在停車之后,如果無法便捷取卡,可用“取卡神器”的頭部按住取卡按鈕,等卡出來之后,靠小夾子上的一個聯(lián)動按鈕,死死夾住停車卡,就像農(nóng)村做飯時用的“火鉗”。

  使用過該神器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很適合新手上路,挺好的。”但同樣使用過的董女士則并不認可:“我用過最坑的是,夾起卡片掉到地上,我還需要自己開車門去撿起來。我覺得練好車技是王道,同時也期待所有的停車系統(tǒng)能更新為自動識別車牌的。”

  停車取卡怎樣才安全

  駕車進入停車場,遇到需要取卡的取卡機,到底怎樣做才安全?可能不少人在停車時會和賓利女司機一樣犯錯誤。不少司機開車進入車庫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都習(xí)慣踩著剎車取卡,即使車輛離取卡機比較遠,他們也是在D擋狀態(tài)下一腳踩著剎車并將身體探出去取卡。這樣一來,司機的腳很容易離開剎車踏板,或是誤踩到油門,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車輛失控,甚至撞毀車輛。

  長安交警大隊交警告訴記者,最安全的辦法是掛N擋(手動擋掛到空擋),拉起手剎,取卡后再掛擋行駛。另外,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車輛配備了電子手剎功能,司機也可以在停車時按下電子手剎,這樣即便是在D擋(行車擋),車輛也會駐停。

  文/本報記者李佳實習(xí)生孫鳴

  圖/本報記者陳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