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民政部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登記363.7萬對,比上年增長3.9%;自2003年以來,我國離婚率已連續(xù)12年遞增;“80后”結婚3年內(nèi)申請離婚的超過40%。

  另據(jù)西安市民政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西安市共有9.1萬多對新人結婚,有1.8萬多對夫妻選擇離婚。其中,結婚三年左右的家庭離婚率最高。而2012年,西安市20到34歲離婚人數(shù)達到11739對,占到離婚總人數(shù)的57.5%。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80后、90后離婚人群中,沒有責任心缺乏家庭觀念,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包容忍讓是其離婚的主要誘因,住房、家庭收入和父母的干預居于其次?;橐鰧<医ㄗh在高中、大學里開設婚姻家庭課程,組建家庭之前應該學習婚姻家庭知識,提高擇偶能力,組建有愛情基礎的美好家庭,珍惜婚姻,不要輕言離婚。

  一紙證書抵不住三年之癢

  沒有憂傷,沒有哀怨,甚至連說聲“再見”這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當32歲的韋小蕾走出婚姻登記處的大門,把離婚證放進小挎包,她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1983年出生的韋小蕾,2010年,從湖北一家民辦院校畢業(yè)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后來在父母親戚的幫助下,她在西安胡家廟商貿(mào)市場租賃了一間門面,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時,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在西安一家電腦城經(jīng)營電腦的小江,兩人談起了戀愛。2011年底,舉行了訂婚儀式正式確定了婚姻關系。2012年元旦,兩人到西安市民政局領了結婚證書。2013年,在西安東郊按揭買房,準備舉行結婚儀式。

  在戀愛期間,本來在家里寶貝慣了的小蕾,學會了洗衣做飯,她經(jīng)常利用空余時間幫小江做家務。小江心情不好時,陪他散心聊天,給他講笑話,極盡妻子的職責。不過,在和小江交往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小江總是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經(jīng)過了解得知,小江4歲時父母離異,父親和母親離異后組成了各自的家庭,他成了多余的人,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缺少家庭觀念。在未領結婚證之前,他們也曾發(fā)生過爭執(zhí),但是韋小蕾屬于那種傳統(tǒng)的女孩,在熱戀時她已經(jīng)將自己交給了對方,而且除了性格偏冷,她也沒有發(fā)現(xiàn)小江有其他別的毛病,就在父母的催促下,兩人匆匆領了結婚證。

  眼看小蕾已經(jīng)30歲了,過了生育的最佳時段,其母親多次勸說女兒和準女婿盡快舉行婚禮,然后,生養(yǎng)孩子??墒切〗褪遣宦牐f舉辦結婚儀式的條件還不成熟,另外,他決定做丁克族不生孩子,生孩子負擔和責任太大,他們沒有條件承擔。雙方僵持不下,小蕾的母親章女士只能找小江的父母和爺爺勸說小江。不料,小江的父母怕小江結婚向他們要錢不肯露面,他爺爺也以自己年事已高,管不了孫子的事為由,一推了之。

  轉眼到了2015年春節(jié),韋小蕾發(fā)現(xiàn)小江已經(jīng)兩個多月沒和自己聯(lián)系了,電話短信消息全無。過年也沒有到自己的家里拜年。她提出了分手,結束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她原以為小江看在三年的“夫妻”情分上,會給她賠禮道歉,兩人重歸于好,沒想到小江竟然一口答應:離婚,同時把按揭房屋借小蕾的10萬元,歸還給她。今年6月兩人簽好了離婚協(xié)議,8月中旬,辦理了離婚手續(xù)。

  記者采訪了解到,8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一些人從小在家里被寵愛甚至溺愛,不愿承擔家庭的責任,雖然到了而立之年,卻沒有勇氣和擔當,心智上的不成熟和家務上的“低能”,毀滅了小夫妻婚前的美好愿望,這成了其離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閃婚”、“閃離”已成新的婚姻模式

  “婚前同居,婚后離異,閃婚閃離,視同兒戲。”這就是人們對80后90后離婚率增高的概括評價,雖然有失偏頗,但就目前的現(xiàn)狀看,也并非空穴來風。

  今年25歲的小趙,上大三的時候,通過微信認識在西安一家KTV當服務員的漢中女孩小夏。小夏的溫柔漂亮,使他一見傾心,兩人交往不到一個月,就在校外租房同居了。

  當時,小趙的父母不同意他們交往,他父母到學校找小趙談話,說年輕人以學業(yè)為主,正上學期間,不允許談戀愛耽誤學習;父母認為小夏是農(nóng)村來的又沒有正式工作,擔心小趙是一時沖動,將來必留后患??尚≮w就是不聽勸告,他爸爸一氣之下,打了他一個嘴巴,并要斷了他的生活費,被其母親勸住了。他們私下里找小夏談心,說只要小夏答應離開小趙,就給她一筆補償費。小夏看小趙的父母不同意自己和小趙交往,以后婆媳關系難處,雖然自己內(nèi)心舍不得小趙,可看兩位老人可憐的樣子,就答應了下來。她沒有收所謂的補償金,一個人悄悄地從小趙租的房子搬了出來,到北郊一家超市應聘當上了收銀員,和小趙斷絕了來往。

  小夏的突然失蹤,令小趙無法接受,他知道這一定是父母在背后搗的鬼,就以休學、絕食相逼,爸媽拗不過他,只能答應他和小夏繼續(xù)來往,并舉辦了訂婚儀式。大學一畢業(yè),他就和小夏領了結婚證書,父母為他們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婚后,小夏繼續(xù)在超市上班,小趙應聘到陜北一家建筑公司當技術員,兩人聚少離多,夫妻感情逐漸平淡。半年后,小趙和女同事梅梅檫出了火花,發(fā)生了關系,而且梅梅有了身孕。小夏發(fā)覺后,提出離婚,小趙的父母覺得對不起小夏,又怕街坊鄰居笑話,以斷絕父子關系為由,逼著小趙和梅梅分手。小趙不聽,索性連家里的電話都不接。在這期間,小夏到小趙的單位去了幾次,他也不肯露面。最后,他答應和小夏離婚,并承諾賠償小夏精神損失費7萬元。他們很快辦了離婚手續(xù),但他和梅梅的婚事一直得不到家人的承認,梅梅只能到醫(yī)院做了流產(chǎn)手術。

  據(jù)西安市民政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西安市共有9.1萬多對新人結婚,有1.8萬多對夫妻選擇離婚,與2013年相比,顯現(xiàn)出“結的少離的多”現(xiàn)象。其中,結婚三年左右的家庭離婚率最高。2012年,西安市20到34歲離婚人數(shù)達到11739對,占到離婚總人數(shù)的57.5%“速婚”、“閃婚”、“閃離”等讓老一輩覺得奇怪的婚姻現(xiàn)象,如今正在悄然成為80后90后獨生子女進行著的模式。

  父母的勸阻擋不住女兒“閃離”的決心

  據(jù)婚姻專家分析,由于部分婚后的80后90后還沒有完全擺脫孩子的心智,加上在婚姻生活中缺少必要的寬容與忍讓,一旦婚姻危機的導火線被不小心點燃時,“離婚”的底牌就會被雙方輕率地甩出。

  今年27歲的呂萌萌,在咸陽一家中醫(yī)院當見習醫(yī)生。上大學時就和高她一級的學兄小王建立了戀愛關系。小王大學畢業(yè)后,兩人就領了結婚證書。但是畢業(yè)參加工作后,她覺得小王性格太拗,自視清高,動不動就跳槽,一直找不到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而她的閨蜜有找官二代的,有找富二代的,也有找公務員的,相比之下,就小王拿不出手,他家在邊遠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好,自己也不努力。她非常后悔嫁給小王,沒事就和小王吵架,然后就是冷戰(zhàn),逼著小王提出分手。

  呂萌萌的父親非常傳統(tǒng),他認為小王雖然沒什么能力,但是為人老實,沒有什么壞毛病,他訓斥女兒說:“好好地過日子,離什么婚?你不要敗壞咱家的門風,如果離婚你就不要回家,我不認你這個閨女!”如今,呂萌萌覺得離婚壓力太大,不離婚又覺得太虧自己。于是,她私下和小王談了幾次。對于離婚,小王本人也沒有什么不離不舍,就是覺得面子過不去,答應等他找到了比較穩(wěn)定的工作后,再辦離婚手續(xù)。

  “能過到一塊就過,過不到一起就離,結婚離婚對于我們80后90后來說,一點不糾結,倒是我父母這一關太難過了。”本來呂萌萌的父親想讓記者做她的工作,希望她珍惜曾經(jīng)的愛情,但記者看她這樣不在意的態(tài)度,估計沒人能說服得了她。

  陜西天時法律服務咨詢公司主任張衛(wèi)曾代理多起80后90后離婚案件,他發(fā)現(xiàn)如今的80后、90后離婚的理由非常牽強,比如有的夫妻是因為對方不會做家務而離婚;有的是因為男友過度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產(chǎn)生信任危機;還有的認為自己是閃婚,相互不夠了解,所以要快刀斬亂麻,來個“閃離”。

  西安市民政局婚姻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稱,過去民政局婚姻管理部門經(jīng)常有勸和一些家庭不離婚的成功案例,但這幾年,這種情況很少發(fā)生,他們發(fā)現(xiàn)前來辦理離婚手續(xù)的人變得很淡定,工作人員的勸說不起任何作用,能夠協(xié)議離婚的都不吵不鬧了,只等著辦完手續(xù)立馬走人,尤其是年輕人。

  對待婚姻家庭年輕人應學會寬容忍讓

  據(jù)記者調(diào)查,80后、90后因為都是獨生子女,在新婚磨合期不知道要如何交流、如何溝通,如何建立屬于自己家庭的解決問題方式,造成了一有問題就用離婚來解決的被動局面。

  對此,陜西天語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陳鳳山表示,組建家庭之前應該學習婚姻家庭知識,提高擇偶能力,組建有愛情基礎的美好家庭。他建議在高中、大學里開設婚姻家庭課程,讓年輕人從高中、大學起就能了解什么是家庭,什么是責任,掌握婚姻家庭知識,知道談戀愛是要談什么。

  陜西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西安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王國琪分析說,80后、90后家庭婚姻觀念淡漠,許多人在上大學,甚至初中時期就開始處朋友談戀愛,而婚前同居現(xiàn)象也是屢見不鮮,但是對于結婚成家之后,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他們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婚禮需要父母操持,房子按揭需要父母資助,生了孩子也是雙方父母撫養(yǎng),一旦家庭出現(xiàn)矛盾和糾紛,自己難以應對,離婚就成了最后的選擇。其實婚姻除了雙方相互關愛、相互取悅外,對彼此的缺點、個性還需要忍讓,現(xiàn)在一些年輕人離婚,根本沒有原則問題,大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被人為地擴大化了,最終不歡而散。一旦離異,再組成新的家庭未必能得到幸福。(由于涉及個人隱私,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本報記者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