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wǎng)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lián)播》記者 況元媛 尚磊 錢金庫)位于灞河和渭河交匯口的浐灞國家級濕地公園,距離西安城中心直線距離18公里,眼下這里的濕地公園,雖沒有春日的綠柳覆蔭,夏季的花繁葉茂,卻因候生活在這里的鳥兒,依然多了幾分活力與生機,也成為人們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迎新春之際,天剛亮,白骨頂雞一家便來到濕地公園的“蒹葭湖”水域,濕地中的浮游生物讓它們大快朵頤。不遠處,來越冬的白枇鷺被這溫暖濕潤的淺灘深深吸引,三五成群站在岸邊繼續(xù)打盹;最勤快的鸕鶿,一大早就站在灞河下游,閘口一開,水流湍急的時刻也是最有利的捕魚時間……

  沉睡了一夜的濕地,正在慢慢蘇醒。住在不遠處的人們,也開始陸續(xù)來到這里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西安市民田亞欣:“過年了遠的地方也去不了,過來放松一下心情?!?/p>

  中午時分,五六只睡醒了的珍稀鳥類——白琵鷺在空中愜意地盤旋,白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春夏季在新疆、黑龍江等北部高寒地區(qū)繁殖;到了冬季,又在長江下游和臺灣等東南沿海一帶越冬,因而冬季能在陜西境內(nèi)出現(xiàn)十分罕見。

  浐灞國家級濕地公園工作人員馮月:“這說明我們這里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逐年改善,2015年我們觀測到鳥類的數(shù)量是8千余只次,而到2016年增加到了上萬余只次,有很多冬候鳥來這里過冬?!?/p>

  和“候鳥”一樣,在深圳工作的袁勇,無論有多忙,每年春節(jié)都要“飛”回西安和母親一起過年,少不了要來這里看看。

  深圳工作的西安人袁勇:“我們也屬于候鳥的一代人?!?/p>

  記者:“那你覺得一年沒回來,再回來覺得西安變化大嗎?”

  深圳工作的西安人袁勇:“西安變化還是很大的?!?/p>

  交談中,家鄉(xiāng)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城市建設(shè)的變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讓袁勇感慨不已。

  袁勇:“鳥類在這棲息也是比較好的一個家園?!?/p>

  在人們歡度新年之際,在灞河的另一邊——西安世博園華燈初上,游客們來到這里游園賞燈,共度佳節(jié),別有一番樂趣和愜意。

  西安市民蔡宗超:“在我們這個內(nèi)陸城市,有這么一個水上公園,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期待西安我的家鄉(xiāng)越來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