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征婚告示吸引市民眼球    指導記者代澤均記者周婷婷攝各種征婚告示吸引市民眼球 指導記者代澤均記者周婷婷攝
西安一婚戀網站舉行的單身青年派對西安一婚戀網站舉行的單身青年派對

  原標題:大齡青年婚戀現狀調查  

  新聞提示

  傳統(tǒng)婚戀觀認為:女孩需要趁年輕把自己嫁出去,這樣選擇余地多,才能嫁得好,而男孩在年輕時,更應該注重學業(yè)和事業(yè),有錢才能娶得好,所謂“郎財女貌”。

  可是,在家長們向記者講述各自孩子遲遲不結婚的故事中,我們發(fā)現,不少大齡青年,其實是一群擁有自我意識、獨立人格和精神追求的人。他們泡健身房、咖啡館,他們有事業(yè),有故事,有追求,有閱歷,有愛心,只是,沒有結婚。

  但是,他們并不拒絕婚姻,有的甚至十分渴望遇到“真命天子”和“白雪公主”,但或許是運氣還沒到,或者他們對婚姻的理解不同。于是,有的選擇繼續(xù)單身,有的開始相親。

  我們希望,社會對他們能寬容并尊重,也祝福他們能遇到有眼緣、很靠譜的另一半,學會發(fā)現和珍惜對方優(yōu)點,用心感受,熱愛生活。

  原因一 擇偶標準太理想

  “我實在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在想什么?”董阿姨從35路公交車下來,走進了開元商城的星巴克??吹接浾?,她招手示意,特意拿出自己兒子的照片,“你看看,帥小伙吧,29歲,啥都好,就是不結婚?!?/p>

  退休前,董阿姨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說起兒子的婚事,這位教了一輩子書的大學教授,連嘆幾口氣,有無奈,有困惑,有不解,感慨萬千。

  她說,自己年輕時也曾有過很理想化的擇偶標準,“年紀要比我大,個頭不能低于1米78,一定要會吹口琴,一定要會寫一手漂亮的字?!?/p>

  但是,等董阿姨真正過日子以后才發(fā)現,婚姻完全沒有想象中的浪漫,兩人的每天圍繞柴米油鹽醬醋茶,討論的也大多是家庭瑣事。

  與父母輩傳統(tǒng)的期待和焦慮相比,董阿姨認為,現在的年輕人由于普遍文化程度較高,知識面廣,眼界開闊,對婚姻有了更高的情感要求,寧可離開負面的愛情關系,也不愿委曲求全。

  “收入太高的不行,太低的也不行;太漂亮的不行,不漂亮的也不行;個頭高的不行,太低的仍不行;性格太相近的不行,差得太遠了也不行……這就是典型的‘不作不死’,”董阿姨說。

  本報三秦網近日發(fā)起了關于“大齡青年擇偶標準”在線調查。在“您認為自己單身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這一項中,追求完美的占了42%。

  本報報道的“90后”紅娘薛晶晶也認同這種看法。她說,公司經常會組織各種見面會和單身派對,“一個男孩,曾經收到了幾十張名片,希望能和他交友,可能選擇度大了以后,反而挑花了眼?!?/p>

  薛晶晶說,很多單身男女,往往說自己沒有太多標準,其實內心設定的標準和框架非常多,非常明晰,“你給自己限制越少,意味著機會越多。那些自稱沒有標準的,條條框框才多呢。”

  她 舉了一個例子。“有次我們組織單身聯(lián)誼活動,到了牽手環(huán)節(jié),男嘉賓覺得女嘉賓很好,大方地希望牽手,但是女嘉賓猶豫了半天,最后還是沒牽?!笔潞螅Ь?和女嘉賓聊起此事,女嘉賓說,她對男嘉賓印象也不錯,但似乎仍欠點火候,具體欠缺什么,女嘉賓也說不清,所以不愿牽。

  原因二 過于迷戀個人感覺

  一個總的趨勢是:男性越來越重視女性的容貌,而女性對男性的容貌要求已經遠遠落后于對經濟條件、人品、學歷,甚至身高方面的要求。

  西安一家婚介所的資深紅娘徐青直言不諱說出她的看法,“要我說,凡是大齡青年或多或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挑剔、嫌棄、作。他們過于迷戀個人‘感覺’,死等那個‘有感覺’的人,這一點,女孩表現的最明顯?!?/p>

  徐青說,在她的“資料庫”里,不乏條件好的單身男女,但有些人要求太高,就把婚事給耽擱了。

  比如,前幾天,婚介所接待了一個28歲的女孩。女孩從25歲開始相親,大概見過幾十個男孩,但仍然單身,“不是沒有喜歡她的男孩,可那些男孩沒有一個和她談得攏、對上眼的,那么問題來了,是這幾十個男孩都不行呢,還是她自身心態(tài)也有問題?”

  再比如,一個女孩,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來到婚介所,經過簡單“面試”,徐青給她找到一個各方面都蠻相配的男孩。一個月后,徐青得知,兩人分手了,而分手原 因,讓徐青大跌眼鏡,“兩人去逛商場,男孩總是走在前面,坐電梯時,擠的人多,男生先往外走出一步,就是這種細節(jié),被女生看作是不體貼的表現,她認為男孩 太大男子主義。”

  這種說法,似乎帶有普遍性。西安搜戀網董事長王建強通過對單身男女戀愛心態(tài)、擇偶標準、婚戀觀等的樣本分析發(fā)現,很多大齡青年都有一個最常用的說辭“沒感覺”、“沒有合適的”、“寧缺毋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