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均為 神木新聞微信公眾號 圖

  陜西是文物大省,近期關于當地文物保護的話題頗受輿論關注。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1月11日,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護與發(fā)展促進中心通過官方微博@古村之友 發(fā)文《陜西神木古城將拆除老街興建仿古建筑?不可理喻!》,關注了神木當地古城拆建話題。對此,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11月13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神木古城改造不存在破壞文物和建假古董,古建筑保存完好。

  微博話題“神木市拆老街建仿古建筑”從11月7日發(fā)布以來迅速獲得了148.5萬的閱讀量,該話題最早由旅游博主@劉拓pku 發(fā)出。

  上述@古村之友 所發(fā)文章介紹:“近日收到志愿者和網友發(fā)來的消息,陜西神木古城正在進行舊城改造,將拆除十字老街沿街的老房子,在原址重建仿古建筑?!?/p>

  文章援引@劉拓pku 的說法稱:“在微信公眾號(神木新聞)上看到了神木老城即將改造的消息(發(fā)布于8月21日,《神木古城整體規(guī)劃圖出來了?。▋群F在古城風貌圖)》),從效果圖上看,所有的沿街鋪面房都將被拆除重建,如果這是真的,那簡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神木是陜西最富的縣,八年前第一次在城里拍攝時,真是驚為天人,更感慨神木如此富裕,歷史風貌又如此完整,以后應該就無虞了吧……神木是陜北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房屋質量之高,裝飾之精細,可以說是長城沿線縣城之最,其遍布全城的精美影壁,在全國都可算首屈一指。這樣完整的古城,稍微整飭下風貌不和諧的房屋即可開發(fā)旅游,若是因為開發(fā),反而拆掉了最有價值的部分,可謂滑天下之大稽,希望有關部門能予以解釋?!?/p>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話題發(fā)布之后引起了不少網民的注意。例如,湖南大學建筑學院柳肅教授轉發(fā)微博并發(fā)問:“這么漂亮的影壁應該打包申報文物保護??!當地文物部門知道嗎?”知名歷史博主@遺產君,轉發(fā)微博并強調:“要保護好?!?/p>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fā)現,上述網文所說“神木古城整體規(guī)劃”指的是今年8月啟動的神木古城保護改造工作。

  “榆林發(fā)布”微信公眾號今年8月21日曾刊發(fā)報道《神木古城保護改造正式啟動!讓百年古城煥發(fā)生機》介紹:8月13日,神木古城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舉行揭牌儀式,這標志著神木古城保護建設工作全面付諸實施。為提升古城品質,改善古城居民的居住條件,打造古城新形象,神木市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推進古城建設工作。

  當地官方在今年8月的這則消息中強調:“既要繼承又要發(fā)展,堅決守好留住神木人的歷史記憶和情感寄托?!?/p>

  報道還援引古城居民張建平的說法:由于自家的房子年代久遠,破損嚴重,對房子進行修復改造是張建平謀劃了很久的一件事,在得知政府要對古城危舊房進行改造后,他主動上門聯系工作人員到他家進行實地查看,一起商量改造事宜?!拔壹业姆孔邮?00多年的古建筑,聽父輩們講述是我老爺爺修的,我們希望把它恢復原貌,修成一個完整的四合院?!惫懦蔷用駨埥ㄆ秸f。

  報道表示:古城保護建設工作是神木市今年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采取業(yè)主自行改造,政府適當補貼的方式進行改造。據統(tǒng)計,神木古城大約有1100余戶危舊房需要進行改造,改造面積近8萬平方米。古城改造建設北起古城北路,南至古城南路,東到東興街,西至古城西城墻,共分為兩種改造類型,分別是古城四街沿線改造和除去歷史文化建筑之外的危舊平房,分別給予3000元/㎡和1200元/㎡的補貼。

  報道透露:目前,古城四街改造區(qū)域電力、通訊等架空線路以及供水、供熱、供氣、排洪、排污等管網設施布局全部入地、入網(地下管網),拓寬了古城空間,破解了城市上空“蜘蛛網”難題。古城保護建設工作除了要完善城市公共設施功能配套建設,還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沿街建筑立面,恢復古城風貌,喚起城市記憶。

  古城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相關負責人白虎強介紹:這次古城改造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護歷史、尊重歷史,整體性保護,按原址翻建,將神木古城打造成明清時代具有神木文化元素的古建筑。具體時間范圍為從2019年8月開始至2020年11月30日止,以后政府不再給予改造補貼,對于資金的發(fā)放,我們將按照進度分期撥付補貼資金。

  13日晚間,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神木市方面以弘揚傳承神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力爭把文化旅游產業(yè)培育成神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建設與文化旅游資源稟賦相適應的文化旅游強市。

  對于網上流傳的“神木古城將拆除老街興建仿古建筑”的說法,楊成林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神木古城改造不存在破壞文物和建假古董,古建筑保存完好。

  根據楊成林的提示,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fā)現,神木市政府官網13日下午的刊文《我市舊城居住環(huán)境逐步改善》透露了神木舊城改造過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

  文章透露:為了保護神木舊城,自1998年以來,已經停止了對舊城的新建、翻修和改造等審批。隨著時間的推移,舊城區(qū)危房增多,住房安全隱患日益加大,交通出行不便,水暖氣污等基礎設施配套嚴重滯后,火災隱患極大。舊城居民要求改造的呼聲很高,市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連續(xù)多年建議對舊城區(qū)危舊房屋進行修繕改造。解決這些長期形成的問題成為舊城區(qū)居民所急所盼。為回應群眾期待,2019年,神木市決定對舊城危舊房和基礎設施進行修繕改造。

  神木市官方介紹:舊城區(qū)內有危房1000余戶。按照“自愿、保護、參與”的原則,由居民自愿提出改造申請,在政府推薦的多家有古建資質的施工企業(yè)中自主選擇,原址翻建,專家全程指導。對有歷史遺跡的大門和影壁等,要原貌保留,保持其歷史風貌和建筑特色。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神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名人故居、23處歷史建筑經上級部門批準后,由政府出資加強保護。據了解,目前已收到住戶改造申請353份,正在實施危舊房改造23處,基礎設施建設已初步完善,古建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