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看過靖邊楊橋畔鎮(zhèn)的漢代墓葬壁畫,也聽說過這里盜墓非常猖獗,但今天實地查看還是相當震驚。”網友@下鄉(xiāng)知青傷不起 5月21日來到這一帶的渠樹壕漢代墓群尋訪古跡,被遍布的盜洞和散落的人骨震驚了,據他描述文物保護碑附近的一個盜洞,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墓室。
網友:古墓群驚現(xiàn)新打的盜洞
據了解,這一帶分布有上萬座漢代墓葬,是陜北地區(qū)同一時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墓群。2009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專家曾對渠樹壕附近兩座被盜的漢墓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在清理出一批文物之外,還發(fā)現(xiàn)了保存精美的漢代壁畫。用當年參與發(fā)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的話講,“這些壁畫或許將改寫人們對中國古代繪畫史的一些認識?!?/p>
正是因為如此,這里很早便吸引了盜墓賊的關注,甚至還出現(xiàn)過使用挖掘機盜挖古墓的鬧劇。2010年曾有媒體對這里猖獗的盜墓行為進行過報道,事后靖邊縣政府也表示,將加大對偷盜古墓行為的打擊力度。
但5年過去了,雖然這里依舊荒涼偏僻,但新打的盜洞卻到處都是,這讓網友@下鄉(xiāng)知青傷不起不由的擔心起地下文物的安全。
靖邊縣文體局:盜洞沒錢回填
靖邊縣文體廣電局文管辦的工作人員在看到網友@下鄉(xiāng)知青傷不起所發(fā)的微博后,第一時間趕到了微博照片拍攝的地方。文管辦主任李文海強調,這些盜洞是上世紀90年代遺留下來的,他們最近也沒有接到任何文物被盜的消息。
不過他也坦言,這些盜洞的存在,對埋藏于地下的文物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威脅。但苦于文保經費不足,二十多年過去了,一直未能進行回填保護。
但在一個多月前公布的2014年陜西十強縣榜單中,靖邊縣則連續(xù)十年入圍,并且高居十強縣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