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案發(fā)前的身份,職務(wù)?
“陜西卓星律師事務(wù)所,律師?!?/p>
“陜西英博律師事務(wù)所,律師?!?/p>
“藍田黨校,老師?!?/p>
又是律師,又是黨校老師
他們咋就成了被告呢?

原來他們是因為
涉嫌虛假訴訟而被羈押
11月27日,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法院對長安區(qū)首例虛假訴訟罪案進行了公開宣判。
虛假訴訟是指以捏造的事實提起的民事訴訟,俗稱“打假官司”。
而坐在被告席上的律師、黨校老師幫著打假官司的人身份同樣不一般,他是已經(jīng)被判刑的西安市灞橋區(qū)豁口村黑社會性組織的頭目——杜東鋒。
該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通過開設(shè)賭場,招攬周邊村干部參與聚眾賭博,在謀取巨額經(jīng)濟利益的同時,以賭債對周邊村干部形成控制,進而攫取周邊村集體資源。
這起虛假訴訟案的開端,同樣是因為賭債。2012年年底至2013年1月,宋某在杜東鋒開設(shè)的賭場參賭期間,欠下杜東鋒巨額賭債不能償還,為便于公然追索賭債,杜東鋒誘使宋某簽訂借款擔保合同,以被告人曹某為虛假出借人,并讓宋某向曹某出具了二百萬人民幣的借據(jù)。
期間,杜東鋒指使他人制作了一系列虛假證明,并在2015年將欠下賭債的宋某告上法庭。
被告律師在代理此案過程中,得知多份證明文件上曹松鋒的簽名系他人假冒,曹松鋒并未實際出資,此案為虛假訴訟的情況下,為掩蓋事實真相,付某給被告人出謀劃策,讓其在法庭調(diào)查時做虛假陳述。
檢察機關(guān)共指控四被告人分別參與了三起虛假訴訟案件。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兩名被告律師的行為致使兩級人民法院多次開庭審理,并基于捏造的事實做出多份裁判文書,嚴重干擾正常司法活動和損害司法公信力,判處律師王某、付某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
而黨校老師梁某和另一名被告人因為與他人同謀,故意做虛假證言,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和兩年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