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7年前,王鵬無意間撿到一根枯死的樹枝。從材質(zhì)看,極普通不過,但色澤條紋層次分明,造型獨特。
仔細端詳,他越看越喜歡,“一條騰空而起的龍。”這個欣喜的發(fā)現(xiàn),讓他從此愛上了收集各種樹枝、樹樁、樹根,“每一件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p>

王鵬81歲,退休前曾在陜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工作,2013年定居西安。
他擅長書法,尤其以“猴頭壽”著稱。7月27日上午,一進他家客廳,像是進了一個木頭“標本館”,大大小小的樹樁、樹根造型各異、琳瑯滿目,有上百件。
退休以后,王鵬幾乎每天都會騎著自行車外出,“西安的東南西北都跑遍了,荒山野嶺、河堤森林、拆遷的村子,別人不要的木頭、有意思的木頭,我看著好看,就帶回來?!?/p>
帶回來的東西,清理掉泥污,有的放不穩(wěn),再專門配上盤、盆、座、架作為“底座”。
在王鵬的家中,有一間專門的儲存室,各式各樣的木頭造型,按照人物、動物、器物、風景等不同分類,整齊陳列,“這完全是一個私密空間,連我好朋友都不知道我有這個愛好。”
這是一門極“生僻”和小眾的收藏門類,集天然性、唯一性、稀缺性、藝術性、不可再造性于一體?!叭绻腥斯ず圹E,就會破壞原形態(tài)?!蓖貔i將此稱為“異形木”——比形態(tài)更重要的,是神韻。
除此之外,王鵬還收藏了20多公斤重的野生靈芝,層次非常分明,甚至還能清楚地看到,凹凸不平的靈芝內(nèi)還夾有草根和樹枝。手感類似蘑菇,但比蘑菇致密、硬實許多。
如今,收藏的東西越來越多,王鵬希望給這些寶貝尋找一個好的去處,或者辦一場公益展覽,讓更多人了解到“異形木”的魅力,“如果博物館需要,我可以都捐出去,供更多人欣賞?!?/p>
如果你能提供合適的場所,可以撥打三秦都市報新聞熱線965369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