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室外冷如冰,室內(nèi)暖如春。進入采暖季后,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暖意融融的室內(nèi),令人倍感舒適。然而人們在享受暖氣帶來舒適的同時,也要注意這種封閉、干燥的環(huán)境所帶來的弊端,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暖氣病”。

  “暖氣病”是什么

  其實,“暖氣病”并不是醫(yī)學上的病種。它主要是因為暖氣、空調(diào)等取暖設施的使用,造成室溫過高,室內(nèi)空氣過于干燥,再加上室內(nèi)門窗緊閉導致空氣流通不暢,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比如,鼻咽干燥、皮膚干燥、起皮、腸胃不適等癥狀。

  警惕呼吸道疾病趁虛而入

  寒冷的冬天,室內(nèi)相對暖和一些,會更舒適。但是這個“暖和”需要適度,室內(nèi)溫度與室外溫度的差距不要過大,身體免疫力低適應不了就容易身體不適。尤其是孩子,如果家里暖氣太熱,穿著單衣,外面卻需要穿羽絨服,孩子出門、進門都要經(jīng)歷氣溫驟然變化,適應不了就會生病。

  其他不適癥狀,如嗓子、鼻子發(fā)干也可能是暖氣引起的。如果及時補水,這些癥狀都能得到緩解,但如果持續(xù)時間太長,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減少,灰塵、細菌等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fā)咳嗽,容易引發(fā)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生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有了暖氣后,干燥溫暖的室內(nèi)無異于一個病菌的“溫床”。研究表明,當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發(fā)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fā)疾病。

  別讓腸道在供暖季“鬧情緒”

  在寒冷的冬天,暖氣成為很多人的救星。然而,它在趕走嚴寒的同時,也會給人們帶來不適。其中,便秘、腹瀉、腹脹等腸道疾病往往被忽視。為什么供暖季節(jié),腸道會出現(xiàn)問題?腸道會像大腦一樣鬧情緒,時刻傳達它的喜怒哀樂。比如一直呆在暖氣屋里,這時盡管心情很舒暢,但腸道就不一定樂意了,它會通過疼痛、脹氣、腹瀉、便秘等表達“不滿”。暖氣屋里,腸道容易鬧情緒,主要原因有兩個:缺水和缺乏運動。

  來暖氣后,室內(nèi)干燥,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會導致身體缺水。糞便要在大腸內(nèi)形成體積,除了膳食纖維之外,還要有水分幫助膨脹,才能對腸道產(chǎn)生刺激的信號。此外,大腸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回收糞便中的水分,身體越缺水,大腸回收的水分越多,糞便越干燥,便秘越嚴重。 暖氣一來,從天寒地凍的室外走進暖意融融的屋內(nèi),很多人再也不愿出門了。然而,缺乏運動會使腸道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久而久之容易導致便秘、食欲不振等問題。

  對于人體來說,腸道是消化系統(tǒng)中最長的一段,包含小腸、大腸和直腸。所有入口的食物都要被運送到腸道系統(tǒng)中進行營養(yǎng)的加工篩選。 腸道也是人體內(nèi)最大的儲菌庫,細菌種類達400種以上,正常情況下,腸道微生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腸道含有大量腸道相關(guān)淋巴組織,近年發(fā)現(xiàn)多種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參與腸道免疫應答,就像守門員一樣,防止外來致病因素的入侵。 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擔負了人體大部分的排毒任務。在排毒的同時,它還擔負起抵御疫病的重任。 一旦腸道老化,其保護作用失效,各種疾病也會接踵而至。

  供暖季節(jié),要想護好腸道,控制濕度,多補水。每天運動半小時,有規(guī)律地進行有氧鍛煉是緩解腸道問題的“特效藥”,如中等強度的快步走、騎車、游泳、慢跑等。飲食不過量,每頓飯都吃七分飽,即剛剛感到不餓即可,不要吃到撐。腸道健康至關(guān)重要,在日常飲食中,可適當加入海帶、黑木耳、酸奶等食物調(diào)理腸道。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在人體腸道中好比是“清道夫”,能夠及時地清除腸道內(nèi)的廢物和毒素。因此,海帶可以有效地預防便秘的發(fā)生。黑木耳富含膠質(zhì),有助于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內(nèi)的雜質(zhì)吸附和聚集并排出體外,清滌胃腸。酸奶中的益生菌,能促進人體腸道菌群的和諧、平衡,將有毒、有害物質(zhì)排出體外,協(xié)助腸道抵抗有害菌。

  應對干燥肌膚看看這些小方法

  一到冬天人們就會遇到皮膚干燥粗糙的問題,這個時候保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許多人做了半天保濕工作,皮膚不見水嫩,其實主要原因是保濕不得其法。首先 要注意洗臉要溫和。許多人不喜歡臉上有半點油膩,或者習慣性地把肌膚洗到澀澀的,還有人深信一定要清潔,肌膚才能呼吸,這些都不是正確的觀念。洗臉溫和而適度,是所有保濕工作中最重要的,如果洗得過火,其實用顯微鏡觀察,皮膚的保水膜往往會被洗壞,這樣的情形下,再好的保濕都很難發(fā)揮最佳效果。其次要有充沛的水分。洗完臉時要給肌膚補充水分進行保濕,可根據(jù)肌膚性質(zhì)選擇適合自己的保濕水和保濕精華,為肌膚補充水分增加含水量。但皮膚光保濕是不夠的,補了水提升水亮度,但是沒保水勢必不到一兩個小時,水就跑光了,所以,還要足夠的滋潤。對于保水性不佳的肌膚,想要把添加的水鎖住不讓它跑掉,油分是必須的,否則水分蒸發(fā)帶走更多水分,肌膚反而更干,給予足夠的滋潤鎖住水分,補水才有意義。如果你是一點油都不能忍受的油性或痘痘肌膚,做好溫和洗臉,讓肌膚保水性不要受到更進一步的傷害,才是重點,如果肌膚保水性變差,補水效果反而不佳。

  此外,應對嘴唇干裂,應該用熱毛巾輕輕捂在嘴唇上,等到嘴唇的皮膚軟化之后慢慢的使用棉簽把死皮一層層的去掉,最后涂上滋潤效果好的唇膏即可。冬天洗澡次數(shù)過多既不能把被暖氣吸走的水分補回來,反而會因水溫太高、用力搓擦,損傷、燙傷皮膚。人的皮膚都有一層油脂保護膜,洗澡過勤,反而會把這層保護膜破壞,使皮膚更易丟失水分。所以,冬季洗澡1周1次即可,洗澡時水溫不宜太高,也不可用力搓擦。洗完澡后最好涂抹一些身體乳滋潤皮膚,既可減少水分被干熱環(huán)境吸走,也可減輕皮膚干燥瘙癢癥狀。經(jīng)常泡熱水澡,能夠加速血液循環(huán),幫助肌膚越來越好。雙腳干燥起皮的話,每天睡前溫水泡腳,定期使用搓腳板去除死皮,再涂上一層滋潤霜,早上起床后會發(fā)現(xiàn)雙腳肌膚變得細嫩。

  要控制好室內(nèi)溫度和濕度

  在享受暖氣帶來的這份溫暖的同時,對付“暖氣病”要控制好室內(nèi)溫度和濕度。一般情況下,室溫保持在18℃~24℃為宜,濕度保持在50%~60%為宜。天氣太冷的話,開窗時間可短一些;天氣晴好時多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半小時,以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滋生。有必要可以多去室外轉(zhuǎn)轉(zhuǎn),這樣可以調(diào)節(jié)人體對溫差的適應能力。使用加濕器或在床前擺盆水來增加空氣濕度,也可在室內(nèi)多養(yǎng)些綠色植物。如果使用加濕器一定要定期清洗、殺菌,否則滋生細菌對健康更為不利。飲食方面,應該勤喝水。冬季氣候干燥,室內(nèi)若再干熱,則會耗津傷液,所以要重視補充飲水,以減少與防止感冒、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補水每天應不少于1500毫升,不要等口干渴了才飲水,否則身體已受到嚴重傷害。多攝入濕潤溫熱的食物。根據(jù)一些研究表明,體內(nèi)缺失水分,新陳代謝受阻,會加速衰老。多吃蔬菜水果來補充各類維生素。堅持適量運動,根據(jù)天氣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方式,比如慢跑、快走、騎車等,運動到微微出汗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