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wǎng)訊 (記者 李佳) 11月2日早上,在西安咸寧路上,張奶奶的地攤前不少人在圍觀,而她在招呼主顧的同時,還不忘手指翻飛繼續(xù)鉤著手里的花。

  今年80歲的張奶奶已經(jīng)退休多年,每個月還有5000元左右的工資,可她在家閑不住,一有時間就鉤織一些棉鞋、涼拖鞋、杯套等鉤織品拿到街頭售賣,她說不為別的,只為自己的愛好。每次她鉤織的物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大家夸贊她時,張奶奶說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張奶奶上世紀60年代畢業(yè)于遼寧大學,之后到鞍山市教育局工作。后來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與丈夫一起來到西安。一晃50多年過去了,雖然現(xiàn)在她已退休多年,可依舊放不下自己的愛好,那就是“鉤織”。在批發(fā)市場買好材料后,張奶奶一有時間就開始鉤織,一雙棉鞋需要一天時間才能鉤織好,在街頭可以賣到40元。鉤織一雙涼鞋需要半天時間,能賣到30元。如果涼鞋上加有裝飾品,還能多賣5元。

這種鉤織的棉鞋40元一雙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這種鉤織的棉鞋40元一雙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

  在街頭售賣自己的鉤織品已有10年時間了,張奶奶說她出攤也是看心情和天氣,不是每天都會出來,每次出來擺一早上就回家了。她的鉤織品不僅結實質(zhì)量好,而且摸起來手感也非常好,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雖然不是每天出攤,但依然有不少老主顧。三秦都市報記者現(xiàn)場看到,一位女顧客就對張奶奶開玩笑說:“奶奶,我之前買過你兩雙棉拖鞋了,穿起來和以前我媽織的一樣舒服,是一雙有溫度的棉鞋,和外面賣的那種機器做的鞋不一樣。”張奶奶聽了,笑得合不攏嘴。

購買鉤織物品的多是回頭客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購買鉤織物品的多是回頭客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

  別人擺攤為掙錢,張奶奶卻不是為這個,張奶奶說子女們都很孝順,多次反對她出來擺攤,害怕身體吃不消??伤J為,自己雖然已經(jīng)80歲了,但身體很硬朗,在街頭售賣鉤織品感覺很好,既鍛煉了身體還能鍛煉大腦。臨別時張奶奶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人都挺好,還有一名網(wǎng)友幫她在網(wǎng)上賣鉤織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