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又至,一年一度的中國人口大遷徙——春運,又開始了。離鄉(xiāng)背井的工作生活已成為大部分國人的常態(tài),然而即便已在他鄉(xiāng)安家扎根,回家過年依舊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
隨著國家經濟發(fā)展,如今各地方城市化進程加速,民眾生活消費方式已今非昔比。生活在當下城市的人們,對老家或是生活的城市,都只有碎片化的印象,難以統(tǒng)一描述其當下的城市特質、人們的生活、消費特點。
但招商銀行最近推出的“城市賬單”H5頁面,以切實的大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為我們描繪了中國44座城市人群的收入情況和支出偏好,突破傳統(tǒng)“消費賬單”的邊界,融入人們的收入、投資、轉賬等金融場景,從中窺見各城市的生活方式,為人們提供全景式的城市人群印象。
根據(jù)招行“城市賬單”,北京人對黃金的熱情讓全國人民嘆服,其投資黃金的人數(shù)接近全國的兩成,排名全國第一。在福州,當?shù)厝瞬粌H勤儉節(jié)約還善于理財,該市的消費單價在二線城市中倒數(shù)第三,但人均投資金額全國第四,可謂典型的財務管家脾性,開源節(jié)流做得好。而蘭州的年輕人就很注重生活品質,個個都是花錢小能手,80后的消費幾乎占了全城的一半。但咱西安人就不一樣了,買東西出手很大方,雖然人均工資水平在全國排名二十,但西安人的購物單價比全國平均水平更高。
顯然,招行的城市賬單,反映的是當?shù)厝说纳钣∮?。人們的購物、出行、吃喝、理財、轉賬等行為,都在招商銀行“城市賬單”上留下痕跡,形成了整體的城市印象。有網(wǎng)友表示,自己在老家生活這么多年,其實對它并不真正了解,看完賬單后才了解自己老鄉(xiāng)人的消費生活方式。
本報記者張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