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全校3萬名學生免費發(fā)放土豆燒牛肉。
西部網(wǎng)訊(記者 彭芬 通訊員 靳軍)“真香啊!我愛西農!”今天(12月2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校園里飄著一道特殊菜肴的香味:該校3萬名學生的午餐統(tǒng)一為土豆燒牛肉,這是學校用兩大科研成果——彩色馬鈴薯與秦川牛新品系聯(lián)姻,為全校學生免費發(fā)放的一道美食。
3萬名學生共享土豆燒牛肉 美食中感受科研力量
今天的活動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拿出秦川牛新品系牛肉6050斤,彩色馬鈴薯15000斤,其中紫色馬鈴薯4500斤。學生們領到的免費午餐包括一份4兩重的土豆燒牛肉、2兩米飯和2塊紫色馬鈴薯,全校南北兩個校區(qū)10個學生餐廳的窗口同時開放,保證3萬名學生都分享到這份冬天的禮物。
“味道真香!彩色土豆很出彩!秦川牛真牛!為大西農點贊!”學生們通過微信、微博、電話、短信等方式把喜悅與激動告訴給校內外的親朋好友。
“更有動力學習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研究生張楠表示,品味學校的成果讓自己切身感受到科研的價值和意義。該校動物科技學院大一學生趙慧之前常聽老師講秦川牛,卻一直沒怎么留心,吃完土豆燒牛肉,“讓我認識了秦川牛,認識了秦川牛背后的科研團隊,感受到像昝林森老師一樣的科學家心懷民生幾十年如一日搞科研的赤誠,同時也深深地為自己所學的動科專業(yè)感到自豪?!?/p>
彩色馬鈴薯和牛肉均為西農大自主選育
彩色馬鈴薯除了具有普通土豆的淀粉、各種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成分外,還含有一類功效獨特具有藥用價值的物質——花青素和多酚等高抗氧化活性物質。面對我國馬鈴薯單產低,主糧化品種單一、專用型品種缺乏等問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陳勤教授結合國家戰(zhàn)略需求和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帶領團隊將提高單產和提高品質并重,以彩色馬鈴薯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為突破口,選育出全紅、全紫、全黑等9個彩色馬鈴薯新品系,具有高淀粉、高抗氧化劑含量、高產量、高抗晚疫病等特點,其品質、產量和抗逆性遠優(yōu)于國外對照品種。
秦川牛是陜西關中黃牛的專用名,也是中國黃牛最具代表性的品種,被譽為“國之瑰寶”。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邱懷教授、昝林森教授等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堅持以本品種選育為主,以引進品種導入雜交為輔,選育出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使秦川牛更加符合國際專門化肉牛品種的基本要求,其生長速度、屠宰率和凈肉率均較秦川牛原種提高了25%以上,把一個地方黃牛品種開發(fā)成一個主導產業(yè),實現(xiàn)了由育種到餐桌的全產業(yè)鏈開發(fā),讓無數(shù)群眾受益,在陜西乃至西北肉牛產業(yè)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成果眾多,尤其是在動植物育種方面有不少成果已經(jīng)是農業(yè)主導產業(yè)的當家品種。此次土豆燒牛肉是該校開展的“品味西農——科研成果進社區(qū)”系列活動的第5場。從去年開始,學校先后為學生們免費發(fā)放了用小麥良種“西農979”面粉做的6萬個饅頭,1萬個“西農早蜜一號”甜瓜,3萬斤“農科大5號”“千玉6號”等西瓜和甜瓜,4萬個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