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初,周恩來到中央秘書處視察工作并查用文件。在視察中發(fā)現(xiàn)該處內儲藏的文件、資料一包一捆未加整理,當即指出“文件材料應分條理細,進行分類整理”,并對陪同的中央秘書處負責人說:“在文件整理方面,你們可以找阿秋(瞿秋白)去談談,請他給寫一個文件處理辦法?!?/p>

  瞿秋白欣然同意,很快起草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文件處置辦法》。

  起草過程中,瞿秋白提出,要對所有文件“切記注明年月日,愈詳愈好”。中央及地方及各團體的機關報,需全份保管者,應妥善置于“只有至多兩人知道的地方,同時當然要是不甚費錢的地方”,并“把歷年來的機關報上之論文,編一本分類目錄(并在每篇注明寫作的日期)”。

  見到起草件后,周恩來批示“試辦下,看可否便當”。

  這一《文件處置辦法》成為中共第一個檔案文件管理制度,由中央文庫最先執(zhí)行?!掇k法》的實施使得大量珍貴的黨史檔案資料得以保存,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1934年2月,瞿秋白到達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瑞金。中央紅軍長征后,他留在南方堅持游擊戰(zhàn)爭。1935年2月在福建長汀縣被國民黨軍逮捕。敵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種手段利誘勸降,都被他凜然拒絕。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場,沿途唱著《國際歌》《紅軍歌》,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共產主義萬歲”等口號。到達刑場后,盤膝坐在草坪上,飲彈灑血,慷慨就義。

  1950年12月31日,毛澤東為《瞿秋白文集》題詞,高度贊揚他說:“在革命困難的年月里堅持了英雄的立場,寧愿向劊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這種為人民工作的精神,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不會死去?!?/p>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像瞿秋白這樣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的人物和事例有不少,他們表現(xiàn)出的高瞻遠矚、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心,對后來的革命和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值得我們欽佩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