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區(qū)提早謀劃,向全區(qū)教育系統(tǒng)提出“健康教育、活力教育、滿意教育”三個新目標,統(tǒng)籌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五項管理”、課后服務等工作,打出“雙減”組合拳,不斷提升學校教育功能,積極構建高陵教育良好生態(tài)。

整治培訓機構,讓監(jiān)管“嚴”起來。成立以分管副區(qū)長為組長,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副組長的校外培訓治理機構,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定期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印發(fā)專門《通知》,全面停止全區(qū)69所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活動,成立專項檢查組,定期開展檢查督導,對于符合“雙減”政策規(guī)定和疫情防控及安全保障要求的,經審核批準后,方可開展培訓活動。

做優(yōu)課后服務,讓學校“活”起來。教育局黨委召開“雙減”工作推進會,黨員教師以身作則積極響應。采用“教師走班+精品社團”的模式,對學業(yè)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解疑,積極推行小學生作業(yè)不離校。開展愛國影展、美文(名著)閱讀、特色體育、少兒編程等活動,形成從“基礎型課程”到“拓展型課程”的延伸,把課后服務打造成校園減負增效的重要載體,全區(qū)參與學生占比95.47%。

抓實“三個教育”,讓學生“動”起來。在灣子中心小學等8所小學試點推行小幼銜接指導員機制,實施好小學入學適應教育。將學生體音美教育教學及活動納入學校綜合考評體系和學生健康成長檔案,推廣小學生“三跳”、中學生籃球等運動項目,開展科技藝術展示周活動,做到全員參與、人人有為;挖掘校本資源,鼓勵學校利用學校邊角余地開發(fā)“農場”等實踐陣地,寓教于樂、融情于勞。

抓好“三個課堂”,讓負擔“減”下來。緊扣第一課堂主陣地,有效控制學生作業(yè)時長,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著力打造第二課堂,以體育美育為主抓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充分滿足學生課外個性、特長發(fā)展需要。豐富第三課堂,組織5000余名學生到科技館、勞動實踐基地等開展研學旅行,把孩子從課本中解放出來,走進大自然、參與勞動、參加公益等,續(xù)航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來源:西安市高陵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