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因為3月2日刊發(fā)的一篇《“老漂族”的“異鄉(xiāng)人”生活》,記者也不會接到劉兆瑞(化名)的來電,她和老伴在城市生活多年,依舊無法融入其中,電話里劉兆瑞的聲音有些低沉,說幾句便沉默一會,最終她提出想聊聊自己的“老漂”生活。
3月9日,天還未亮,按照和劉阿姨的約定,記者來到位于西安北郊鳳城八路一小區(qū)的劉阿姨家里,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全程記錄了她和老伴一天的生活,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接近眾多城市“漂族老人”的精神世界。
在西安一待就是五年
時間:6:00 地點:劉阿姨兒子家中
“六點了快起來?!眲⒄兹疠p聲細語地邊說邊推一旁的老伴,讓他趕緊起來一起去樓下買菜?!霸偻砭蛠聿患傲??!眱蓚€人迅速換好衣服,隨便用毛巾抹了一把臉,就下樓了。
剛入春的天氣依舊很寒冷,老兩口里三層外三層包裹得嚴嚴實實,然而才走不一會,兩個人都出了一身的汗?!坝浀觅I雞蛋,家里雞蛋昨天吃完了?!逼鋵嵤袌鲭x小區(qū)步行也就五分鐘的路程,但老兩口腳底下很快,想盡快買完東西回家給一家人準備早飯。
冬天剛過,6點鐘天才開始蒙蒙亮,買了雞蛋、豆?jié){、豆腐腦,還買了一天要吃的蔬菜水果,老兩口手忙腳亂的急忙就往家趕?!捌唿c半孫女就要上學,再遲一點就來不及吃早飯了?!?/p>
“快點給我把數學試卷裝起來老師今天要講、牙膏沒有了重新拿一管、把餐桌上晾的蜂蜜水一喝……”買完菜回來,還沒進門在樓道就聽見家里的喧鬧,十歲大的孫女和兒子兒媳也都起床了,老兩口手忙腳亂的把菜都放到廚房,然后把早飯全部裝盤端上了餐桌。
根本來不及吃上一口,劉兆瑞就沖進孫女的臥室給她取校服,然后把書包收拾好裝好,還不忘給孫女塞上十幾塊錢零花錢,裝好之后,接著把書桌被子全部重新整理了一遍,而這個時候,兒子和兒媳已經準備出門了,“媽,記得給娃帶水杯?!迸R走時,兒媳婦張口吩咐道。
時間:7:10地點:徐家灣公交車站
“奶奶你不去了,今天爺爺送我就行了?!眲⒄兹疬€沒來得及回話,孫女已經拉著老伴出門了,她也只好作罷,其實學校并不遠,步行也就十來分鐘,但今天眼看著要遲到了,劉兆瑞讓他們到樓下坐兩站公交車。
“每天都跟打仗一樣,大人要上班小孩要上學,搞得大家手忙腳亂的,到現在她都沒有吃上一口早飯,只顧著伺候這小祖宗了?!眲⒄兹鸬睦习殚_玩笑地說道。
時間:7:50地點:劉阿姨兒子家中
把孩子送到學校,劉兆瑞和老伴的心總算放下了,“早上這場仗總算告一段落了?!闭f著劉兆瑞讓老伴吃點東西再去睡一會,自己涮了拖把準備開始打掃衛(wèi)生。
“別看我68歲了,身體好著呢,干這些活都很輕松,我也閑不下來,待在家里太悶,總要找點事情做?!眲⒄兹鹨贿呅÷曊f著,一邊把電視機調到自己愛聽的秦腔頻道,并把音量調到最小,秦腔聲混合著拖地的聲音,在安靜的屋子里回蕩。
劉兆瑞今年68歲,渭南市大荔縣人,和老伴兩人都是退休多年的老教師,在家也沒事,因為孫女上學需要接送,再加上兒子兒媳工作太忙又分不開身,老兩口就簡單收拾了行李來西安了,卻沒想到這一住就是五年。
陪伴老兩口的只有一臺電視
時間:11:00 地點:劉阿姨兒子家中
“散會步去吧,在家里也沒事干?!敝形?1點多鐘,吃過午飯,劉兆瑞催著老伴下樓去小區(qū)轉轉,在家里忙了一早上,她感覺到很憋悶。這已經是劉兆瑞在西安生活的第五年了,可她仍舊看起來像一個剛來的“外地人”。
中午孫女在學校吃午飯,兒子兒媳都不回來,只有劉兆瑞和老伴兩個人在家,他們通常都是隨便吃點。
一上午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老兩口也不喜歡熱鬧,“當了一輩子老師,沒啥愛好,就喜歡聽個秦腔,不打牌也不愛出去跳什么廣場舞,所以我倆不是在家里呆著,就是出去遛遛彎?!?/p>
遛彎回來,老兩口習慣性地回到臥室打開電視,老伴兒把手表放在一旁,半個小時就看一次?!耙膊皇窍矚g看電視,在家里再沒啥事情,只能開著電視一個臺接一個臺地換,看看新聞,到了晚上聽聽秦腔?!眲⒄兹鹫f,有時候下午沒事,老伴兒也會拉一會二胡。
時間:16:00地點:西航三小門口
才剛到放學的時間,學校門口早已圍滿了接孩子的家長,劉兆瑞和老伴幾乎三點半就從家里出來了,早早的等在和孫女“約”好的地點,學校對面的一棵槐樹下,焦急地等著孫女快點出來。
“孩子放學早,如果先做飯肯定來不及,所以每天都是接了孩子才回家做飯,這樣兒子媳婦也就下班回來了?!眲⒄兹鹫f著,孫女從校門口走了出來,沖著爺爺奶奶站著的方向跑了過來。
下午到了家里,孫女直接回小房間練鋼琴了,劉兆瑞則立馬一頭扎進了廚房,忙活著一大家子的晚飯。
時間:19:00地點:劉阿姨兒子家中
吃過晚飯收拾完才七點鐘,“這時候是覺得最不自在的時候,兒子媳婦都在家,但跟孩子們也沒什么話說,我們只有待在臥室里,看看新聞聯(lián)播,有秦腔的節(jié)目時想拉二胡又怕吵到孩子們?!眲⒄兹鸬睦习檎f,除了送孩子、做家務的時間,我們老兩口面對的就只有一臺電視。時間:21:00地點:劉阿姨兒子家中
一晚上的時間,劉阿姨和老伴都在自己的小房間看電視,幾十個頻道,調了一遍又一遍,“其實我們也知道父母在這待得不自在,但我也是希望父母來城里享享福,在家鄉(xiāng)冬天連個暖氣都沒有?!眲⒁痰膬鹤涌粗改竾@了口氣,他也能體會到父母的孤獨,就希望他們看到孫女兒能開心一些。過了一會,房間里連電視的聲音也沒有了,只聽見劉阿姨說,早點睡吧,明天又是一天,還要早起呢。
時間:22:00地點:劉阿姨兒子家中
夜深了,劉阿姨和老伴的小房間不時有鼾聲傳出,大屋內的小床上孩子已經進入夢鄉(xiāng)。送記者出門時劉阿姨的兒子打開了靠近門口的洗漱間的夜燈,橘黃色的光暈柔軟地擴散開來,溫暖而又溫馨“老人晚上經常起夜,小燈開著,照個亮,免得磕碰”,劉阿姨的兒子這樣說道。
最怕在城里看病買藥
除了體驗劉兆瑞一天的生活,記者還專門走訪了劉兆瑞所住的小區(qū),小區(qū)有6棟高樓,每一棟都是23層,一層有8戶居民,50%以上的居民表示身邊或者自己家里就有劉兆瑞一樣的老漂族,記者隨機調查了其中100位的老漂族,這些老漂族的年紀都在60-70歲之間,65.2%的老人認為子女對他們的重視不夠,42.3%的老人對家庭生活不滿意,79.2%的老人感覺很孤獨。此外,64.7%的老人“在家獨處”打發(fā)閑余時間;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后,49.7%的老人選擇了憋在心里不說。
“中國人口流動與城市化進程加劇,是‘老漂族’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标兾魇〕鞘薪洕幕芯繒L張寶通認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有更好的發(fā)展,選擇離鄉(xiāng)在大城市工作、安家,而他們的子女生了小孩,在城市里請保姆的費用昂貴,照顧的也不一定好,這個時候父母就到城里幫自己的兒女照顧孫子孫女,“漂”到子女所在的大城市,幫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在這些老人當中,還有35%的老人表示,除了孤獨想家,他們最怕的是在城里看病。劉兆瑞和老伴也有相同的困擾。
“人上年紀了,多多少少會有些病痛,但醫(yī)保異地就醫(yī)現在還很難實現即時結算費用,不是有的藥物沒法報銷,就是手續(xù)復雜讓人望而卻步?!?/p>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因為身處異鄉(xiāng),老人們的醫(yī)保通常無法正常報銷,為了省錢,不少老人生了病都寧愿選擇小診所看病。為了少生病,不進大醫(yī)院,有的老人甚至寄希望于服用價格低廉的保健品來保健。
“每隔幾個月我們都會抽一天回趟老家,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去藥店把大病小情的常用藥開好,盡量挑一些保質期長的藥備著?!眲⒄兹鹫f,每次都要帶好大一包藥來西安。
專家觀點盡快落實異地醫(yī)療保障制度
如何讓“老漂族”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能安心地在城市里生活,在此次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中,全國政協(xié)委員、著名藝術家汪國新也提出,在我國城鎮(zhèn)化的大背景下,“老漂族”是具有時代特點的一類群體。他們往往因為戶籍的限制無法享受居住城市的養(yǎng)老福利、醫(yī)保,同時又因為距離遙遠,無法享受原居住地的保障服務,成了“兩不靠”的尷尬人。
對于此,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關鍵問題,就是推行醫(yī)療保障實施異地報銷政策,實行全省統(tǒng)籌甚至全國統(tǒng)籌?!睆垖毻ㄕf,現在部分省份已經開始嘗試建立異地報銷點,只要建立起來一個系統(tǒng),實現全省統(tǒng)籌、全國統(tǒng)籌都不再是難題,這樣一來,老人不僅能住在城里享受天倫之樂,也免去了一些公共服務難以保障的后顧之憂。文/圖本報記者李夢倩
?。ň庉嫞簑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