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biāo)題:一老人來買豆?jié){落下50元 “豆?jié){哥”貼告示尋找丟錢老人
一袋豆?jié){2元,成本就達(dá)1元錢,50元對一個賣豆?jié){的攤販來說,至少需要忙活兩個多鐘頭才能掙到???4歲的“豆?jié){哥”董振在自己的小攤前撿到50元,卻張貼“告示”尋找失主。9月28日,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是小本生意,掙錢少,但不是自己的錢,一分都不能要?!?/p>
“不是咱掙的錢不能要”
昨天早上8時許,記者途經(jīng)西安市五星街一家賣豆?jié){的攤點時,七八名正在買豆?jié){的市民伸著脖子閱讀一張“告示”上的內(nèi)容。記者走近看到,“告示”上寫著:“伯伯來領(lǐng)錢。22日早上7點左右,一位五六十歲的伯伯買豆?jié){時不慎丟失人民幣50元,見此‘公告’速來領(lǐng)取!”一位40多歲的女顧客看完后說:“小伙子人真實在。”賣豆?jié){的小伙子聽到后則憨憨地一笑說:“不是咱掙來的,咱不能要?!?/p>
記者看到,這個賣豆?jié){的小店不足6平方米,和另外一家賣肉夾饃的小店連在一起。店面看上去雖然不大,但生意相當(dāng)火爆。賣豆?jié){的小伙子年齡不大,對待顧客和左鄰右舍都很熱情,人也實在得很,加工的豆?jié){味純、量足,大伙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豆?jié){哥”、“小豆?jié){”。
經(jīng)過交談,記者了解到,被大伙稱為“豆?jié){哥”的小伙子名叫董振,今年24歲,老家在禮泉縣。提起墻上的“告示”,董振說,9月22日早上7點左右,天正下著小雨,當(dāng)時前來買豆?jié){的人不是很多,一位60來歲的大伯買完豆?jié){離開后,他一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地上有50元,他趕緊跑到路邊去找,沒有找見人。由于這位老伯以前從來沒來買過豆?jié){,他就寫了一張紙條貼在墻上,如果他發(fā)現(xiàn)錢丟了,或許會找回來。可是直到現(xiàn)在都沒見回來,估計那天是經(jīng)過這里。
50元考驗人的良心
董振告訴記者,50元對他來說意味著要賣25袋豆?jié){,要半個小時左右,加上加工時間,總共需要兩個多小時,這還不算成本?!拔译m然掙的是辛苦錢,但這是咱用體力掙來的,撿來的50元是橫財,不是咱掙的,咱不能要。最主要的是,50元對一位家庭經(jīng)濟(jì)狀況一般的五六十歲老人來說,也是不小的損失。50元錢是小事情,考驗的是人的良心。這幾天來,有個別人說我在作秀,打著找失主的幌子在給自己做廣告。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是下苦人,我知道50元來得有多么不容易,不是我的錢,我一分都不要。如果那位伯伯看到你們報紙后,請趕快過來把錢領(lǐng)走,只要我還在這里賣豆?jié){,他什么時候過來都可以?!倍裾f。
?。ň庉嫞簑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