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永利實習生張宸豪)家住西安東關南街的馮師傅,2002年從銀行取完錢,存折 上還剩10美元余額。3月16日上午他拿著存折到銀行支取時,被告知存折里沒錢了,感覺非常納悶。記者從中國銀行了解到,該存折有可能是長期不使用被銷戶 了,正常情況下不存在存款無故“蒸發(fā)”的情況。
馮師傅的兒子在美國工作,他本人也 經(jīng)常會去美國看望兒子,美元由此進入了一個西安普通市民的家庭生活。2002年9月9日,馮師傅最后一次將存在中國銀行里的存款取走,當時存折上還有10 美元余額。此后因辦理了新的存折,這個舊存折便不再使用。一晃13年,他一直沒有將這張存折放在心上。昨天上午,馮師傅整理東西時,從家里翻出這本舊存 折,一看上面還有10美元余額,雖然錢不多,但他想把它取出來,再將存折銷戶。
馮師傅說,他拿著存折來到銀行說明情況后,銀行工作人員卻告訴他,這本存折閑置時間太長,里面的錢已經(jīng)取不出來了。這讓他感到非常意外,“難道錢也像瓜果一 樣,放久了會壞嗎?”馮師傅感到十分生氣,“我并不在乎這點錢,但是心里很不舒服,為什么我自己的錢,存久了就不能拿回來呢?錢放在銀行不就是為了長期保 存嗎?”
帶著馮師傅的疑慮,記者來到中國銀行進行咨詢。銀行的工作人員說,“估計 是馮師傅沒有理解工作人員的意思。在正常情況下,個人存款是不會無端‘蒸發(fā)’的,可能是因為該存折長期無人使用而被銷戶了。具體情況如何,仍需馮師傅親自 到銀行去一趟,等他們徹底了解完具體情況以后,再做處理?!?/p>
對此,馮師傅說,“美 國曾有一個案例,有人20多年前丟了自己的存折,20年后又找到了,之后去銀行,不僅拿到了本金,銀行還按規(guī)定支付了20年的利息”。他認為,個人存款是 個人財產(chǎn),銀行是無權(quán)私自進行銷戶的。如果這本存折被銷戶了,那么首先應該有人通知他才是,可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收到過任何有關要注銷他存折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