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報報道了潘先生僅憑一句“你說話方便嗎?”就憑空猜測對方身份,險被騙5000元一事,而吳女士就沒這么幸運了。10月13日上午,吳女士急匆匆地走進了明德門派出所值班室。“同志,我被騙了!”原來,她的遭遇和潘先生的經(jīng)歷如出一轍。 王永春 記者 鄧龍輝

  憑口音她認定陌生來電為好友父親

  10 月12日下午4點多,家住楊家村附近的吳女士正在軍人服務(wù)社買東西。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因為人聲嘈雜,對方是廣東口音,吳女士就把對方當(dāng)成自己的好朋 友許某的父親許伯伯。因為好朋友許某三年前去了國外,托自己對老人多加關(guān)照。雖然已經(jīng)有兩三年沒有見過老人,但那濃重的廣東口音,吳女士一聽就特別熟悉。

  沒有多想,吳女士就熱情地打招呼?!澳阏f話方便不?我有個事想請你幫忙!”“伯父,什么事啊?”“是這樣,我托朋友辦點事,想給他轉(zhuǎn)點錢,但又擔(dān)心他有顧慮,所以想以第三方名義辦這個事。你能不能幫我給他轉(zhuǎn)2.5萬元,我再把錢轉(zhuǎn)給你?”

  老人的一番話,吳女士聽懂了,意思就是讓自己幫著轉(zhuǎn)下錢。因為此前與好姐妹關(guān)系不錯,再加上老人對自己也不錯,吳女士爽快地答應(yīng):“行是行,就是我的卡上只有1.5萬元?!薄澳悄阆葞臀肄D(zhuǎn)1.5萬,另外的錢,你看能不能再幫我想想辦法?!睙嵝牡膮桥繚M口答應(yīng)。

  轉(zhuǎn)賬成功后電話打不通了

  掛了電話,吳女士就到長安南路一家建設(shè)銀行,將卡上的1.5萬元轉(zhuǎn)到了對方發(fā)來的銀行卡上。轉(zhuǎn)完賬,吳女士再撥打?qū)Ψ诫娫捀嬷瑓s發(fā)現(xiàn)電話無法接通了。這下吳女士預(yù)感到自己可能是被騙了,于是來到公安雁塔分局明德門派出所報案。

  目前明德門派出所已經(jīng)受理了此案,警方根據(jù)吳女士提供的對方的銀行卡、電話等信息展開相關(guān)調(diào)查。

  不要礙于面子而不核實對方身份

  派出所的辦案人員介紹說,由于電信詐騙漫天撒網(wǎng),涉及范圍極廣、地域跨度極大,且犯罪嫌疑人不直接與受害人當(dāng)面接觸,給案件偵破帶來困難。

  民 警提醒市民,接到陌生電話一定不要先入為主地猜測對方的身份。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親昵、熱情甚至開玩笑的語氣說話,再加上特有的口音,會使人們認定對方就是 自己的某個熟人,一旦形成這個概念,不法分子就順水推舟,進一步實施詐騙。民警建議大家,接到陌生電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通過提問及其他各種方式核實對方 身份,千萬不要礙于面子,而不好意思進一步詢問對方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