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10月12日電 據(jù)香港大公報消息,作家莫言最終以大熱姿態(tài),問鼎2012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根結中國人半世紀的諾貝爾獎情節(jié),似乎找到一個宣泄的機會。綜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有哪些作家與諾獎擦肩而過?本文將一一盤點。
魯迅
曾有人說過,諾貝爾文學獎錯過的文學大師中,就包括魯迅。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魯迅當年甚至連正式的提名都不曾有過:1927年,瑞典科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中國考察時,曾經(jīng)與劉半農(nóng)相商,擬提名作家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但魯迅作出回復:“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yōu)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p>
老舍
2001年,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透露,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在入圍者到了最后5名時還有他。最終,秘密投票結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瑞典方面通過調查得知老舍1966年就已經(jīng)去世,而諾獎一般不頒發(fā)給已故之人,最后那年是日本的川端康成獲獎。
林語堂
1975年,國際筆會在維也納召開,林語堂接任川端康成被選為副會長。會上,全體通過以國際筆會名義推薦林語堂獲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最終,那年獲獎的卻是意大利詩人蒙塔萊。
沈從文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曾表示,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后候選名單之中,沈從文入選,而且沈從文是1988年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但那時,沈從文剛剛離世數(shù)月,因此與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失之交臂。
巴金
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曾推選中國著名作家巴金角逐公元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稱贊巴金“為中國當代最為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享譽世界崇高聲望和國際文化界尊崇的優(yōu)異基礎,他對人性和人類尊嚴的執(zhí)著探討和神圣理解,已經(jīng)被載入了當代中國文化和人類文化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