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白天的高溫和高峰車流,省林麝野化放歸研究小組于昨晚10點30連夜從鳳縣啟程,經過六小時長途高速和山路,將13頭林麝安全護送到位于安康寧陜的放歸地。我們陜視新聞《林麝放歸直播》的記者也獨家跟隨車隊,一起見證了這次林麝遠行。


趁著昨晚的夜色,13頭林麝被飼養(yǎng)員裝到了定制的木箱內,為了避免林麝在箱內劇烈活動傷到自己,木箱的空間幾乎只夠林麝站臥休息。

省林麝野化放歸研究小組 帶頭人 王艷:
怕在路上,像人一樣,有暈車情況,所以在路上都不太喂他,我們曾經 (把)林麝從這個地方運到四川,并且也有從甘肅運到這塊或者重慶,這個長途運輸都有運過的,這個是很安全的。

晚上鳳縣山里的氣溫只有15度左右,朦朧的月色中,集齊了飼養(yǎng)員、獸醫(yī)和林麝專家的運輸隊伍開始啟程。今天凌晨零點50分左右,車隊在西寶高速武功服務區(qū)首次??啃菹ⅲ?3頭林麝第一次出遠門,隨車人員還是有些擔心,打開車門通風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小家伙的狀態(tài),結果發(fā)現除了11號箱內的林麝外,13號箱林麝的體位也和裝箱時相反,可見,兩個小家伙仗著個頭小不知不覺中已經在箱內玩了次大挪移。



省林麝野化放歸研究小組 帶頭人 王艷:
那個麝大部分都在窩著休息,就一兩個站著,看著都比較正常,現在把這個車門打開通下風,讓(車內)空氣流通下。
稍作休息后,車隊繼續(xù)向目的地前行,凌晨2點20分抵達秦嶺服務區(qū)再次下車通風并檢查林麝狀況,對于透氣孔外的窺探,小家伙顯得很警惕,睜開渾圓的眼睛警惕地盯著箱外。

長途遠行,小家伙們隨遇而安,狀態(tài)看上去還不錯。九曲回腸的盤山路,讓大家伙不禁再次為這13頭林麝捏了把汗。
今天凌晨,13頭林麝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安全抵達“陜西省寧東林業(yè)局旬陽壩林場響潭溝”野化放歸地。小家伙們的進食狀態(tài)如何?是否適應那里的氣候環(huán)境呢?趕緊點開下面的視頻,來看看我們陜視新聞的前方記者發(fā)回的衛(wèi)星連線吧。
看到這些小家伙吃的好,狀態(tài)好,大家懸著的心也算是放下來了。今天早上原本給林麝準備的早餐是胡蘿卜,但是考慮到長時間運輸,林麝的情緒不穩(wěn)定,會導致影響到食欲,所以林場的工作人員在今天早上特意給它們準備了新鮮的榆樹葉和涼白開。

動物專家說放歸林麝不是說把它放到野外就完成任務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跟蹤監(jiān)測它,所以林場工作人員還給每一個放歸的林麝都要佩帶GPS項圈。 據了解這些林麝將在這里會待十幾天,以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我們期待這些山間精靈能快樂順利的重返大自然。

[陜視新聞記者 李陽 張夢雄 孫明 黨璽卜亮 況元媛 張鵬飛 張峰 何永輝 陳一楠 牛冬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