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
西部網(wǎng)訊(記者 秦振)“通了!終于通了!近十年的工程啊,有多少人從青年熬到了中年,這項工程的貫通就是他們的‘軍功章’!”4月27日上午11時,陜西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面對近十年的工程迎來最關鍵節(jié)點,陜西省石頭河水庫灌溉管理局黨委書記程哲感受頗深。
記者了解到,“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標志著引紅濟石工程建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預計2018年“國慶”前,漢江水將穿越秦嶺太白山脈流入渭河,通水后將有效緩解關中地區(qū)嚴重缺水局面,改善渭河生態(tài)環(huán)境。
“引紅濟石”緩解關中缺水 每年可調水9240萬立方米
長期以來,陜南地區(qū)雨水豐沛,而關中地區(qū)嚴重缺水?!耙t濟石”調水工程是陜西柔性治水的最直接表現(xiàn),更是促進水資源協(xié)調均衡配置的重要舉措。
“這項工程位于寶雞市太白縣境內,是陜西‘十二五’十大重點水利工程之一。主體工程由引水樞紐和20.18公里輸水隧洞兩大部分組成?!睋?jù)程哲介紹,此項工程自秦嶺南麓漢江水系褒河支流紅巖河上的關山低壩引水樞紐取水,通過穿越秦嶺太白山脈,自流調入秦嶺北麓渭河支流石頭河,主要為農業(yè)灌溉和向西安、咸陽、寶雞、楊凌等城市供水。
工程設計最大引水流量每秒13.5立方米,設計年調水量9240萬立方米,經石頭河水庫蓄水調節(jié)后,水庫年供水能力達到2.66億立方米,并向渭河生態(tài)補水4696萬立方米。工程概算投資10.38億元。
工程難度“始料未及” 為類似工程積攢大量經驗
自2008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工程面臨區(qū)域斷層分支和次生斷層多、地下水豐富、圍巖收斂變形嚴重、突泥涌水時有發(fā)生、圍巖軟硬不均等巨大困難,致使工程建設進度受到嚴重制約。
據(jù)中鐵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引紅濟石Ⅳ標項目部經理徐正陶介紹,工程累計完成隧洞開挖進尺21398m,完成隧洞襯砌15900m,處理因地質原因TBM卡機26次、較大突泥涌水7次、區(qū)域斷層的分支和次生斷層300余條,累計完成單元工程質量評定2364個,全部合格,其中優(yōu)良1806個,優(yōu)良率77%。
“之前想到工程難度很大,但是沒想到這么大,遇到苦難時大家團結協(xié)作,特別是科技人員聯(lián)合攻關,采用大管棚工藝對不良地質進行改良,對掘進機關鍵部件進行‘心臟手術’升級改造,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為今后類似工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背陶苷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