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西安市第二批地名文化遺產(chǎn)
保護名錄發(fā)布
全市共81個地名入選

·千年古鎮(zhèn)(3個)
終南、馬召、三橋
·千年古村(27個)
何家營村、客省莊村、侯官寨村、四皓村、起良村、內苑村、趙代村、羅什村、皇甫村、孝義坊村、杜回村、酒務頭村、伯坊村、將軍廟村、陳兵坊村、黃良村、粟邑村、馬營村、姚村、郝村、彭村、兆豐橋村、蘭梅塬村、割耳莊村、太平口村、四女冢村、倫公村
·百年古村(11個)
鑿齒村、成道宮村、祁村、康橋村、蔣村、真花硙村、留南村、文義村、圍棋寨村、洪洞庵村、余姚村
·著名山川地名文化遺產(chǎn)(7個)
白鹿原、灞河、浐河、圭峰山、渼陂湖、紫閣峰、銅人原
·古街路巷地名(16個)
下馬陵、湘子廟街、甜水井街、藥王洞、景龍池、草場坡、大蓮花池街、炮房街、紅埠街、糖坊街、教場門、臥龍巷、許士廟街、竇府巷、索羅巷、六合里
·現(xiàn)當代重要地名及紅色地名(4個)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革命公園、關中書院、奇園茶社
·歷史地名文化遺產(chǎn)(13個)
開遠門、迎祥觀、五柞宮、雷神廟街、廣濟渠、三賢洞、天橋鄉(xiāng)、杜城村、馬騰空村、祭臺村、金泘沱村、廟坡頭村、五典坡村






傳承地名文化,守護城市記憶
小布整理了
一部分入選的地名
先睹為快
↓↓↓
01
[千年古鎮(zhèn)]
終南:
位于周至縣域東部,為聞名的歷史名鎮(zhèn),約形成于西周初期,后曾歷置終南郡、周南郡等,僅置縣歷史就達700余年。
馬召:
位于周至縣域中部,秦嶺北麓黑河峪河口淺山和平原地帶,歷來聞名的仙游寺就在此地,是古時文人名士的尋幽游歷之處,流傳千古的《長恨歌》便誕生于仙游寺。
三橋:
從古時起,這里便是進出西安的戰(zhàn)略軍事要地,不僅存有漢唐史跡,更有明清時聞名遐邇的三橋老街,素有“西北第一鎮(zhèn)”的美譽。
02
[著名山川地名文化遺產(chǎn)]
白鹿原:
南依秦嶺終南山,北臨灞河,居高臨下,是古城長安的東南屏障。因傳說周平王遷都途中,曾見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漢文帝霸陵位于塬上,故亦稱霸陵原。
灞河:
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古名滋水,春秋時秦穆公不斷向外擴張,稱霸西戎后改稱霸水,后期在“霸”字旁加上三點水,稱為灞水。全長109公里,流域面積2581平方公里,發(fā)源于秦嶺北坡藍田縣灞源鎮(zhèn)麻家坡以北。
浐河:
是灞河的最大一級支流,全長64公里,浐河全流域面積760平方公里。素有“玄灞素浐”之稱,“玄灞”指與浐河相鄰的灞河水深且廣,水色渾厚;“素浐”指浐河水清且淺。
圭峰山:
位于鄠邑區(qū),屬于秦嶺支脈。因其外形如漢字“圭”,故得此名?!肮绶迕髟隆睘猷傄匕舜缶爸弧野姹攫^西安分館(文濟閣),就坐落在圭峰山下,使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后世”。
渼陂湖:
位于鄠邑區(qū)澇河西畔,是秦漢上林苑、唐代游覽勝地,人文歷史遺跡眾多,杜甫、岑參、蘇軾、程顥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泛舟賦詩,有“關中山水最佳處”之美譽。
紫閣峰:
位于鄠邑區(qū),其海拔2150米,為終南名山,因峰頂形若樓閣,峰體西側為斷裂峭壁,每當夕陽反照,呈現(xiàn)紫色,故名紫閣峰。最早記載此地的文獻見于公元657年,即唐高宗顯慶二年。
銅人原:
是西安灞河以東的黃土臺塬,其地名源于秦始皇時期的“十二銅人”,相傳其中10尊在東漢末年由董卓下令鑿碎鑄成銅錢。后魏明帝欲將剩下的兩尊運往洛陽,但因“重不可致”,將其遺棄在這片黃土塬上,便得此名。
03
[現(xiàn)當代重要地名及紅色地名]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
又稱八路軍駐陜辦事處,位于新城區(qū)北新街七賢莊1號,1936年初,中共秘密轉運站在此設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轉變?yōu)榘牍_的紅軍聯(lián)絡處。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革命公園:
位于新城區(qū)西五路53號,創(chuàng)建于1927年3月,是為紀念北伐戰(zhàn)爭前夕,陜西國民軍堅守西安死難的軍民而建。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紀念性城市公園。
關中書院:
創(chuàng)立于明末的1609年,是明、清兩代陜西的著名學府,位于碑林區(qū)書院門63號,如今為西安文理學院書院校區(qū),被稱為“活著的書院”。
奇園茶社:
作為中共西安情報處建立的一處秘密交通站,從成立到西安解放,出色地完成了很多聯(lián)絡任務,在復雜的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今,奇園茶社紀念碑位于蓮湖區(qū)蓮湖公園內(遺址已損毀)。
每個地名背后
都少不了一段傳奇的故事
身處西安
還有更多有故事的地名
等你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