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太華路立交主干道通車后,因橋體兩側(cè)非機動車坡道太陡,影響過往行人和車輛通行安全。新聞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
11月14日晚高峰,記者再次來到太華路立交,現(xiàn)場看到,為了保證改造期間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出行安全,西安交警已經(jīng)對太華路立交及周邊交通組織進行了重新渠化,啟用了多項臨時交通組織措施,其中包括設置11塊交通指示牌、采用圍擋彩鋼板加高了隔離護欄等,同時以太華路十字為中心,東西南北200米范圍內(nèi),采取現(xiàn)場勤務疏導的方式,為過往的市民和非機動車進行交通引導。
從目前的通行情況看,自北向南行駛的車輛、非機動車、行人受施工影響不大,周末晚高峰時段,2個燈時可順利通過十字。為方便南向北、東向北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在橋下圍擋施工期間,交警將原本東向西上橋處,僅有的2個機動車道騰出一個,給電動車和行人,高峰時段此處交通壓力非常大,交警需進行現(xiàn)場疏導指揮。
對此,有市民說:“坡度高,騎電動車的市民確實不便,可現(xiàn)在為了照顧這部分人的出行,專門騰出一個機動車道給電動車和行人,本身就是對現(xiàn)有路況的極大挑戰(zhàn),辛苦交警了。希望是臨時措施,也希望改完后,大伙騎電動車通過橋下時,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而不僅僅是坡度和便利?!?/p>
早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處規(guī)劃科科長張肸介紹,為確保市民出行安全,西安交警連夜進行了臨時性交通組織調(diào)整。目前,在此自北而來的行人和非機動車,需行駛上橋后,經(jīng)西側(cè)出口下橋,西去行人和非機動車下橋后直行即可;東去和南去的行人與非機動車需在西側(cè)橋口掉頭,走地面匝道至橋下環(huán)形匝道,選擇南向和東向出口分流行駛。南來的行人和非機動車需走橋下匝道至環(huán)形匝道,東去的可右轉(zhuǎn)分流;北去和西去的則需要通過環(huán)形匝道行駛至路北東側(cè),西去的可向西靠右行駛,北去的需要掉頭從立交東口上橋,行駛至橋中后右轉(zhuǎn)向北通行。目前立交橋上東、西、北三面已經(jīng)壓縮橋面機動車道的路段,交管部門均已擺放了隔離護欄,為行人和非機動車分離出了安全通道。記者實地走了一遍后注意到,在每一個需要引導的路段和路口以及掉頭處,均立有準確的指示引導標牌,只要行人和非機動車根據(jù)引導標識走,均能實現(xiàn)有序通行。
文/圖 本報記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