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冰窖巷煥然一新。改造后的冰窖巷煥然一新。

  本報記者 肖楊文/圖

  “脫胎換骨的冰窖巷,像極了一個洗去塵埃的少女,露出清麗的容顏?!苯?,隨著西安市蓮湖區(qū)冰窖巷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的完工,一條典雅古樸充滿歷史記憶的精品小街呈現(xiàn)在市民面前,不少經(jīng)過的群眾感嘆,“西安又多了一個網(wǎng)紅打卡地?!?/p>

  《明清西安詞典》介紹,明朝的時候,在西門白鷺灣一帶有一個大水池,冬季結冰,人們就近在此地設置冰窖,給達官貴人夏季藏冰。冰窖巷因此得名。歷史上,冰窖巷是一段由東、西、北三條巷子合成的“T”字形街道,被人們稱為西安城“最冷”的地方。

  長期以來,由于受城市發(fā)展擠占道路的影響,古老的冰窖巷變得徒有其名。在今年西安市背街小巷改造中,讓冰窖巷重換“舊貌”被提上蓮湖區(qū)政府工作日程。經(jīng)過改造后的冰窖巷不僅拓寬了道路,還新增了人行通道、行人座椅及垃圾箱;道路兩旁以“冰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精心建起了墻體立面。如今,寬闊整潔的冰窖巷不僅為群眾帶來通行便利,更成為西安城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改造之前,這里道路狹窄擁堵,路面兩側墻體破損嚴重,環(huán)境衛(wèi)生也不好。現(xiàn)在的冰窖巷不僅顏值提升了,配套功能也更加完善了,走在這里簡直就是一種享受?!苯衲?5歲的昝先生在冰窖巷住了20多年,以前提起出門就頭疼,如今,馬路變寬了,交通通暢了,街景漂亮了,還復原了街巷文化,這讓他有著道不盡的滿意。

  “自從冰窖巷改造完成后,很多游客都會來到這里,他們在水晶玻璃磚墻前駐足觀看,了解冰窖巷歷史的同時不忘拍照留念。”在冰窖巷居住的市民張輝言語中透露出幾分自豪。

  10月27日,記者來到冰窖巷北街,漫步在這條長167米的街道上,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巷子入口處的水晶玻璃磚墻、冰裂鐵藝圍欄,以及根據(jù)光線會變色的街墻,讓這條小巷在古韻中彰顯時代氣息;七幅巨幅西安市地標建筑老照片展示著古城的滄桑巨變;造型美觀、光線柔和的仿古馬燈,更是為夜間的冰窖巷增添了幾分溫柔與浪漫。

  據(jù)蓮湖區(qū)北院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廖剛介紹:“在改造中,我們充分考慮到冰窖巷的歷史文化,因地制宜、因巷改造,用‘冰文化’貫穿設計、改造主線之中,注重挖掘冰窖巷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恢復古貌的同時,讓歷史得到重塑。此外,在施工中廣泛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提升質量。比如,地面標線采用國標一級熱熔材料再加反光玻璃珠;墻體老照片采用最先進的絲網(wǎng)印技術印制在鋁板上,不受風吹日曬的影響,提高了清晰度和觀賞度?!?/p>

  據(jù)蓮湖區(qū)有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后的冰窖巷已成為蓮湖區(qū)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中一顆明珠,也是西安市下足繡花功夫,將背街小巷打造成城市亮麗風景線的一個縮影?!?/p>

  記者手記

  小巷改造要留住城市文脈

  肖楊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具有厚重歷史的背街小巷面臨被重建、改造的境況。如何在改善群眾生活的基礎上,實施精細化改造,讓背街小巷在延續(xù)歷史生命力的同時,與城市發(fā)展的脈搏同頻共振?近日,西安市蓮湖區(qū)冰窖巷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不僅得到了附近居民的點贊,還因傳承、延續(xù)歷史文化風貌獲得網(wǎng)友的關注和好評。

  對于古城西安來說,許多背街小巷不僅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冰窖巷、下馬陵、書院門……在這些西安人耳熟能詳?shù)慕窒镏?,人們不僅能讀出城市的歷史年輪,更能品出獨特的文化韻味。它們也早已被深深鐫刻,融在人們對西安抹不去的記憶中。

  根據(jù)西安市政府公布的方案,到2021年西安市有500多條背街小巷需要改造完成。作為擁有千年歷史的西安,許多街道都有著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小巷文化更是別具特色。如何在背街小巷改造中,利用好這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源,需要建設者充分發(fā)掘聰明才智,根據(jù)城市歷史、人文特色,精心打造,避免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呆板形象;通過特色化改造提升建設,挖掘歷史、文化內(nèi)涵,形成百花齊放、多姿多彩的城市勝景。

  背街雖偏,卻是離群眾最近的連心路;小巷雖窄,卻是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的存在和延續(xù)。正如一位受訪者所說:“背街小巷的改造,應當是對城市文化內(nèi)涵中的歷史文化、市井文化、街巷文化、特色文化的一次挖掘過程,也是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融為一體,更符合人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環(huán)境的一次打造過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