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fā),方案提出,全市計劃新建成投運集中式充電場站200個;充電樁10000個,其中2020年完成3900個,2021年完成3290個,2022年完成2810個。當前我市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情況如何,方案有何實際意義,記者進行了走訪。

需求:
增加充電車位的配給
市民梁女士今年上半年購入一臺新能源車,由于小區(qū)有專屬地下停車位,汽車企業(yè)免費安裝充電樁。新車到家后,梁女士從物業(yè)開具了證明,并前往國家電網進行申請?!吧暾埑绦蚍浅:唵危惭b也很快,最終只花了線纜的費用就安好了。”梁女士介紹,新能源車出行時特別方便,不會受到限行的影響,還可以走公交車道,充電也很方便,很多商場停車場、公共停車場都有充電樁。
梁女士告訴記者:“駕車出行時,一些充電車位偶爾會被非新能源車所占據,所以也希望增加更多充電樁?!?/p>
家住友誼路的張先生也有一臺新能源車,但由于所在小區(qū)建設時間比較久,沒有地下停車場,僅有地面車位,也未安裝充電樁。為充電,張先生只能將車輛停在靠近居民樓的位置,從自己所在的二樓窗戶牽出線來給車輛充電。張先生表示:“希望小區(qū)周邊今后能夠建設有充電樁的停車場,或是將部分車位進行改造,緩解老舊小區(qū)集中區(qū)域車主充電難的問題?!?/p>

方案:
新建住宅停車場
應設置30%的充電車位
對于車主所關心的問題,方案明確,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車場,應設置30%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位,100%預留充電設施安裝和在車位附近敷設低壓線纜及安裝電纜分線箱;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和社會公共停車場,應設置10%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位,預留總車位數量30%的配電容量。
方案提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城區(qū)內采用立體式充電站(塔、樓)、停車場加裝等模式建設公共充(換)電設施;繼續(xù)對大型商超、景區(qū)、物流園區(qū)、地鐵站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進行改造建設充(換)電場站。結合“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實際,對有條件、有需求的小區(qū)配建一定數量的充電設施,以滿足小區(qū)業(yè)主充電需求。
同時,支持個人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個人在自有固定車位加裝自用充(換)電設施,須向小區(qū)物業(yè)管理和屬地供電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后,可加裝自用充(換)電設施,接入小區(qū)供電系統(tǒng)。公用、專用和居民個人自用充(換)電設施在投運試運營前均要進行場站驗收,未經驗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對驗收合格的充(換)電設施,按照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細則有關要求給予財政補貼。

意義:
有效調動社會資本、民營資本
記者也從國網西安供電公司了解到,截至2020年9月,西安公司投運、在建充電站48個,充電樁2000余個。方案的出臺將對深入貫徹國家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積極落實節(jié)能減排政策,有根本性促進作用;二是有效調動社會資本、民營資本等一切資源,加快推進西安地區(qū)充電設施建設積極性,加快解決緩解充電難、充電服務半徑大等問題;三是對推行規(guī)范化管理,推進市場化運行,推進新能源產業(yè)轉型,拉動經濟增長有深遠意義。
西安城投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發(fā)展部部長李明也表示,充電樁建設納入國家“新基建”重點領域,方案的印發(fā)將推動西安市有效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將堅決貫徹落實方案,繼續(xù)開展各類充電設施的合理規(guī)劃布局、建設和運營管理,進一步滿足新能源物流車、特種車輛、出租車、網約車及社會車輛等的充電需求。
李明介紹,方案提及,要構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服務體系。目前,公司已經搭建了“城投新能源”App平臺,不僅可以查詢充電樁點位、使用情況,還能及時監(jiān)測車廂溫度,消除安全隱患。下一步,將繼續(xù)提升、擴容平臺,并提升其服務性。此外,公司也將進一步完善充電站配套設施,包括休息室、便利店、書吧等,建設城市充電驛站,升級充電站服務品質,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建議:
進一步簡化配套設施審批
圍繞方案的相關內容,記者聯系了充電設施運營企業(yè)。陜西新未來動力設備有限公司商務經理李毅介紹,目前,公司投運充電站17個,充電樁約有140個,整體運營狀況良好。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是相輔相成的,充電設施的增加能吸引更多車主購買新能源車,而新能源車的普及,能增加充電需求,吸引更多企業(yè)加入充電設施建設。此次方案中也提到,“對驗收合格的充(換)電設施,按照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細則有關要求給予財政補貼”,這讓業(yè)內企業(yè)更有信心,也會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李毅也表示,目前運營充電建設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服務費用太低,1度電4角,遠遠低于其他部分省市的6角、6.5角,在全國范圍來看也屬于非常低的價格;另一方面,目前充電設施審批已經簡約了很多,但相關的配套設施審批依然比較復雜,希望政府能夠出臺更多的利好政策,鼓勵充電設施、配套設施的一站式審批,進一步促進行業(yè)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