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樹儀拉著殘疾叔叔一路走來看看風(fēng)景,并幫叔叔圓夢。 本報記者 李宗華 攝馮樹儀拉著殘疾叔叔一路走來看看風(fēng)景,并幫叔叔圓夢。 本報記者 李宗華 攝

  拉上三輪車,將殘疾叔叔帶在身邊,從甘肅徒步去云南西雙版納。聽上去,這絕不是一趟輕松而浪漫的旅行。就一路的艱辛而言,叔侄倆更像是完成一場對于身體的極限挑戰(zhàn)——帶著夢想上路,用腳步丈量生命。

  叔侄倆從甘肅徒步去云南 

  昨天上午,西安灞橋一家旅館,馮樹儀和叔叔馮士虎準(zhǔn)備出發(fā)了。

  辦完退房手續(xù),將充好電的手機(jī)、太陽能電池板安頓好后,馮樹儀將叔叔抱起來,小心翼翼放在一輛經(jīng)過簡易改裝的三輪車上。這是他來西安的第三天,也是從甘肅會寧縣出發(fā),徒步旅行的第49天。吃過中午飯后,他們將要去的下一站是商洛市。

  三秦都市報記者目睹了出發(fā)前的整個過程。除了要一遍遍檢查有沒有丟下東西,馮樹儀還要將每一件行李歸置妥當(dāng),綁好、裝好、固定好。

  改裝后的三輪車,近5米長。車身上印著“甘肅會寧”“西雙版納”幾個大字,還有標(biāo)志性的會寧長征會師紀(jì)念塔、孔雀、大象。車篷里放著鋪蓋、方便面、牛奶、麻花和一大箱礦泉水。平日里,叔叔坐在車?yán)铮T樹儀負(fù)責(zé)拉車。

  “這車上拉的東西,起碼有500斤吧?!瘪T樹儀一邊給車胎打氣,一邊和記者聊了起來。這是一個硬朗而英俊的小伙?!拔椰F(xiàn)在就像個‘萬金油’,過去不會的技能,這一路上都學(xué)會了?!彼ΨQ,出發(fā)49天來,輪胎爆過十多次,為此他學(xué)會了補(bǔ)胎,還學(xué)會了在打氣時如何巧妙使勁。

  西安,其實是繞道而來的。工作時,馮樹儀曾多次出差路過這里,但從沒有深入游玩過。這次,他想帶著叔叔一起,看看這里的城墻,吃一碗正宗的油潑面。

  幫叔叔圓夢 

  馮樹儀35歲,甘肅白銀會寧縣人。1936年10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勝利會師,會寧由此聞名中外。

  此前,馮樹儀在當(dāng)?shù)匾患覇挝桓韶攧?wù)。去年12月,他向單位辭職,萌發(fā)了想出去看世界的念頭,“兩個孩子還小,我還可以脫開身。當(dāng)然,我父親、妻子對我的想法也很支持?!?/p>

  同樣支持他這個想法的,還有他的叔叔馮士虎?!鞍凑蛰叿峙判?,我算是馮樹儀的三爸?!瘪T士虎51歲,干活時從5樓摔下來,導(dǎo)致下身癱瘓近30年,在蘭州以表演秦腔為生,是當(dāng)?shù)仡H有名氣的秦腔票友。

  馮士虎坦言,這趟出行,他其實是給侄子增加了很多累贅,“他不僅要做好攻略、查看路線、搭帳篷、用煤氣灶做飯、洗衣服,還得照顧我的吃喝拉撒?!?/p>

  馮樹儀并不這么想,“我在前面走,叔叔在后面唱秦腔。”他說,叔叔年輕時性格特別開朗,對侄子、侄女們也很疼愛。帶他出來看看風(fēng)景,幫他圓個夢,辛苦歸辛苦,但格外有意義。

  馮樹儀原計劃整個行程歷時5個月。從目前的情況看,沿途的艱辛超出了他的想象,行程也因此受到耽擱?!安还茉趺礃樱热怀霭l(fā)了,那就風(fēng)雨兼程吧。慢點不重要,一定會安全抵達(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