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陜西都市快報
大四可真是一個讓人焦慮的節(jié)點
很多學生這會兒都在忙著找工作
但是在西北大學
有一位大四學生卻是一點不著急
他目前不僅擁有自己的公司
還有不菲的收入
讓很多工作已久的人都很羨慕不已
↓↓↓

來自陜西安康的彭萬立是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大四學生,他告訴《都市快報》全媒體記者,自己現在在給高校學生送外賣,每天有七百單左右,月營業(yè)額是二十萬左右。

什么?外賣小哥的月營業(yè)額達到了20萬?你沒有看錯,但彭萬立可不是外賣小哥,他在大一的時候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開發(fā)出了校園食堂外賣軟件,只針對在校學生。

彭萬立說,他們當時懷著一顆創(chuàng)業(yè)的心,發(fā)現了外面的外賣可能沒有食品安全的保障,也不能送到學生手里,當他們發(fā)現了這個剛需的痛點之后,便嘗試用學校食堂外賣這個方案去解決這個問題,而當時他們只有三千塊錢的啟動資金。
食堂工作人員告訴《都市快報》全媒體記者,校園外賣開始后,他們的銷售量大約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大學生:“食堂飯挺好吃的,我們之前有點事就去不了食堂,現在點外賣很方便,而且也很快?!?/p>
彭萬立從之前的親力親為,到現在有十多位送餐員同時送餐,也從當初的一所高校到現在在三所學校內運營,同學們現在親切的稱呼他為“彭總”,但是這個“彭總”并不好當,當其他同學們都在休息娛樂時,他卻往返于食堂和各個宿舍之間。

創(chuàng)業(yè)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對于這個當時只有十八歲的小伙子來說,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彭萬立:“我覺得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和商家溝通,當時畢竟是一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項目,大家不太信任,這是最困難的時候。感覺有點絕望,舍不得自己一手做起來的項目死掉,但是再堅持了一段時間就發(fā)現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p>

彭萬立:“家人不知道?!?/strong>
記者:“為什么不把你這種成就和家人分享一下。
彭萬立:“ 首先,我覺得我這只是一個小打小鬧的生意,沒必要和家人分享,第二個就是少讓父母操心?!?nbsp;

彭萬立:“這個食堂外賣項目其實是我們公司的小業(yè)務,從長遠來說,我們公司想從科技方向發(fā)展,就我個人來說,我是想像雷軍他們一樣,做出一個優(yōu)秀的產品。”